留学群高考语文试卷评析

留学群专题频道高考语文试卷评析栏目,提供与高考语文试卷评析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2019年北京市高考语文试卷评析

 

  留学群小编为大家提供2019年北京市高考语文试卷评析,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大家能顺利通过高考,加油吧!祝你考出好成绩!

  2019年北京市高考语文试卷评析

  (基教研专家评价)

  [总体评价]

  这份试题,保持北京卷的既有特色,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同时,稳中求进,有所创新。

  一、试卷具有鲜明的价值观导向,富含理想信念、爱国情怀的教育意义,注意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两道作文题,一个要求考生对“文明的韧性”这一深刻命题做出自己的判断和思考,一个结合2019年这一话题丰富,意义深远的年份,要求考生“2019年的色彩”为题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这样的作文,鲜明地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之价值观的在育人方面的引领作用,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成长与祖国、时代结合起来,强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非连续性实用类文本阅读,以城市化和生物多样性的话题为材料;文学类阅读,选取了《北京的“大”与“深”》,凸显北京特色,这两处选文,大处着眼,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成长和自然、社会、国家相互联系起来。

  二、重视语文基础,重视语文应用,重视经典阅读,重视思维发展。文言文阅读,更加重视语文基础,在文言文基本知识、基本能力的考查方面,创造性地把实词和虚词的考查覆盖在一道题里,选项增加,体现积累与整合的素养导向;11题,要求考生具体说明文言文中作者是如何逐层展开批驳,回归文体特征,突出对思维的考查。今年对《论语》的考查,是从同一语句有不同理解的角度,强调对名著文本的意义解读,突出《论语》中蕴含的儒家思想,渗透着对古人思想的领会与深入理解,要求考生能够面对经典名著有自己的独特体验,同时,也加大了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考查,更有利于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理解。默写题,应用性考查由去年的1题增加到2题,且更为开放,这样的题,仅靠单纯的识记、理解还远远不够,必须能结合生活灵活运用,结合生活,表达自己的对社会、对人生的理解,展示自己的语文才华,很好的体现了语文教学中的人文内涵与实践性导向。

  三、难度、结构保持稳定,落实减负要求。试卷结构与以往保持一致,题型基本稳定。有一些新的变化,试卷长度降低,字数比去年略有减少,题目数量在去年的基础上再减少1道,体现着“应试减负”,这是对当前转变教学观念,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方向是一致的。

  (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 高级教师 夏宇)

  [多文本阅读]

  2019年北京语文试卷多重文本阅读考查,与整套试卷考查的指导思想保持一致,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原则,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试题命制服务选材,具有引导教学的作用。

  2019年高考多重文本阅读,选取了一组关于“城市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的材料,这一话题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学生在阅读过程,了解城市化对生态系统的深刻影响,关注城市化、关注生态,其实就是关注自己生存的环境,从而“树立生态道德意识,对生态文明建设、人与其他生物和谐共处、维护地球家园有所思考”,养成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2019年高考多重文本阅读材料降为两个之后,三则材料的选材形式“卷土重来”,不过学生在这一部分的阅读总量并没有增加;值得关注的是,这一部分题目数量继2018年减少为7道之后又继续减少,2019年减少为6道。在没有增加阅读总量的前提下减少题目数量,无疑又...

湖北2018高考语文试卷评析

 

  高考中没有失败,它带给每个人的深刻思考刻骨铭心的经历和感受都是不可多得的财富。我们为理想而奋进的过程,留学群高考频道第一时间整理出湖北2018高考语文试卷评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湖北2018高考语文试卷评析

  一、总体评价

  2018年全国高考试题的命制,严格遵循教育部修订颁布的《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语文》,既体现新《考试大纲》的精神,同时又尽量保持与往年的衔接照应,以体现稳中求新、稳中求变的命题原则。在命题思路上,体现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引导教学的核心立场;在考察内容上,体现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的考察目标;在考查形式上,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的考查导向。

  二、试题分析

  第一大题

  第一大题为现代文阅读,分为论述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三个部分。与2017年保持一致,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都是必考。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重点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分析原文论证以及综合文中信息进行推断的能力。阅读材料摘编自杨国荣《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一文,适合高中毕业水平考生的阅读和理解。3道题考点各不相同且指向明确,第1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第2题考查分析原文论证的能力,第3题考查综合文中信息进行推断的能力。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文学类文本阅读重点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阅读材料是阿成的小说《赵一曼女士》。选择这篇材料作为高考文学类阅读材料,追忆了革命先烈,彰显了爱国精神,且具有重要的教育和导向意义。第4题作为客观题,考查的综合性较强,涉及到文章内容的理解,也涉及到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第5题考查文中关键句子的含意;第6题考查艺术特色的鉴赏。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本题为实用类文本阅读,它是包含图表在内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本题目的文本注重真实性和实用性,要求学生能够了解文体的基本特征,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原文内容。实用类文本阅读的目的性非常明确,文本材料总要基于一定的逻辑进行谋篇布局。学生在阅读时,应该认识到文本背后的逻辑架构,对其行文内容进行分析。

  从2017年实用类和文学类阅读变成必答题的华丽转身之后,今年的实用类阅读题在保持去年面貌的基础上,又产生了一些新的变化。从分值上来看,虽然总分依然是12分,但却把5分的多选变为了3分的单选,多出来的两分加在了主观题上。和文学类阅读12分的主观题相比,可以看出实用类阅读的特色是主观客观并重,既要求学生能够了解文体的基本特征、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原文内容,也需要学生拥有良好的论证和表达能力。

  2018年全国卷实用类阅读在选材上和2017年相似,都具有实际性和科普性,变化在于去掉了图表,用的是文字材料,更注重学生的文字阅读功底。

  总的来看,今年全国卷的实用类阅读题,仍偏重于对材料本身的分析和理解,材料本身清晰简明,总体上通俗易懂,不难把握。

  第二大题

  第二大题为古代诗文阅读,分为...

广东2018高考语文试卷评析

 

  愿全国所有的考生都能以平常的心态参加高考,发挥自己的水平,考上理想的学校。本文《广东2018高考语文试卷评析》由高考栏目提供,留学群祝你成功!

  广东2018高考语文试卷评析

  一、总体评价

  2018年全国高考试题的命制,严格遵循教育部修订颁布的《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语文》,既体现新《考试大纲》的精神,同时又尽量保持与往年的衔接照应,以体现稳中求新、稳中求变的命题原则。在命题思路上,体现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引导教学的核心立场;在考察内容上,体现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的考察目标;在考查形式上,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的考查导向。

  二、试题分析

  第一大题

  第一大题为现代文阅读,分为论述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三个部分。与2017年保持一致,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都是必考。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重点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分析原文论证以及综合文中信息进行推断的能力。阅读材料摘编自杨国荣《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一文,适合高中毕业水平考生的阅读和理解。3道题考点各不相同且指向明确,第1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第2题考查分析原文论证的能力,第3题考查综合文中信息进行推断的能力。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文学类文本阅读重点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阅读材料是阿成的小说《赵一曼女士》。选择这篇材料作为高考文学类阅读材料,追忆了革命先烈,彰显了爱国精神,且具有重要的教育和导向意义。第4题作为客观题,考查的综合性较强,涉及到文章内容的理解,也涉及到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第5题考查文中关键句子的含意;第6题考查艺术特色的鉴赏。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本题为实用类文本阅读,它是包含图表在内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本题目的文本注重真实性和实用性,要求学生能够了解文体的基本特征,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原文内容。实用类文本阅读的目的性非常明确,文本材料总要基于一定的逻辑进行谋篇布局。学生在阅读时,应该认识到文本背后的逻辑架构,对其行文内容进行分析。

  从2017年实用类和文学类阅读变成必答题的华丽转身之后,今年的实用类阅读题在保持去年面貌的基础上,又产生了一些新的变化。从分值上来看,虽然总分依然是12分,但却把5分的多选变为了3分的单选,多出来的两分加在了主观题上。和文学类阅读12分的主观题相比,可以看出实用类阅读的特色是主观客观并重,既要求学生能够了解文体的基本特征、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原文内容,也需要学生拥有良好的论证和表达能力。

  2018年全国卷实用类阅读在选材上和2017年相似,都具有实际性和科普性,变化在于去掉了图表,用的是文字材料,更注重学生的文字阅读功底。

  总的来看,今年全国卷的实用类阅读题,仍偏重于对材料本身的分析和理解,材料本身清晰简明,总体上通俗易懂,不难把握。

  第二大题

  第二大题为古代诗文阅读,分为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和名篇名句...

2018年山东高考语文试卷评析

 

  高考的意义是在于你真正投入的过程。请务必坚持信念,守得云开见月明!祝你们成功!留学群高考栏目带来2018年山东高考语文试卷评析,高考加油!

  2018年山东高考语文试卷评析

  一、总体评价

  2018年全国高考试题的命制,严格遵循教育部修订颁布的《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语文》,既体现新《考试大纲》的精神,同时又尽量保持与往年的衔接照应,以体现稳中求新、稳中求变的命题原则。在命题思路上,体现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引导教学的核心立场;在考察内容上,体现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的考察目标;在考查形式上,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的考查导向。

  二、试题分析

  第一大题

  第一大题为现代文阅读,分为论述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三个部分。与2017年保持一致,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都是必考。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重点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分析原文论证以及综合文中信息进行推断的能力。阅读材料摘编自杨国荣《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一文,适合高中毕业水平考生的阅读和理解。3道题考点各不相同且指向明确,第1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第2题考查分析原文论证的能力,第3题考查综合文中信息进行推断的能力。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文学类文本阅读重点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阅读材料是阿成的小说《赵一曼女士》。选择这篇材料作为高考文学类阅读材料,追忆了革命先烈,彰显了爱国精神,且具有重要的教育和导向意义。第4题作为客观题,考查的综合性较强,涉及到文章内容的理解,也涉及到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第5题考查文中关键句子的含意;第6题考查艺术特色的鉴赏。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本题为实用类文本阅读,它是包含图表在内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本题目的文本注重真实性和实用性,要求学生能够了解文体的基本特征,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原文内容。实用类文本阅读的目的性非常明确,文本材料总要基于一定的逻辑进行谋篇布局。学生在阅读时,应该认识到文本背后的逻辑架构,对其行文内容进行分析。

  从2017年实用类和文学类阅读变成必答题的华丽转身之后,今年的实用类阅读题在保持去年面貌的基础上,又产生了一些新的变化。从分值上来看,虽然总分依然是12分,但却把5分的多选变为了3分的单选,多出来的两分加在了主观题上。和文学类阅读12分的主观题相比,可以看出实用类阅读的特色是主观客观并重,既要求学生能够了解文体的基本特征、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原文内容,也需要学生拥有良好的论证和表达能力。

  2018年全国卷实用类阅读在选材上和2017年相似,都具有实际性和科普性,变化在于去掉了图表,用的是文字材料,更注重学生的文字阅读功底。

  总的来看,今年全国卷的实用类阅读题,仍偏重于对材料本身的分析和理解,材料本身清晰简明,总体上通俗易懂,不难把握。

  第二大题

  第二大题为古代诗文阅读,分为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和名篇名句默...

2016年北京高考语文试卷评析:题型稳定 考点综合

 

  留学群高考网为大家提供2016年北京高考语文试卷评析:题型稳定 考点综合,更多高考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2016年北京高考语文试卷评析:题型稳定 考点综合

  全国的高考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在去年上海、浙江试点的基础上,2016年又20多个省份加入了新高考方案的运行。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虽然北京暂时保持原有的命题独立性,但在命题方式、考核重点和试卷难度上,势必要一步步向全国的大方向靠拢。这也就是为什么近三年来,北京的语文高考卷每一年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没有任何两年的题目是完全一样的,这给高三的考生和老师都造成了很大的备考难度。加之2016年的《考试说明》增加“经典阅读例举”,强调阅读积累;各区一模题在去年高考题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求变,难度陡增。可以说,直到最后的高考试卷发下来之前,没有人能够预计2016年的北京高考又会给我们什么惊喜或惊吓。

  但从真正试卷来看,2016年的北京高考语文试卷出的较为保守,难度适中,尚不及之前的一模二模难度大。主要是对15年题型的进一步落实。

  ·题型稳定,强化“综合知识点”命题方式

  2016年的试卷最大的特点,就是稳定。除了大阅读的篇幅增加一半(从1700余字增加到2400字)以外,全卷在题目分布上,无论是题型、题设方式,甚至题目位置,都变化不大,微写作的三个题型基本上就是前两年原题的翻版。因此,考生终于可以放下被一模二模吓得胆战心惊的忐忑心情,稳定发挥。

  ·材料生活化,强调实际应用

  2015第一次考多材料阅读,材料话题是“激光照排”技术;2016年的考题,选取的则是“载人潜水器”的技术。材料除了专业论文,还有媒体新闻;大阅读的篇目中不乏方言词汇,在文后的题目中甚至出现了“非常给力”这样的新兴语言。可以说从官方强调了高考“接地气”的决心。理解性默写和成语运用的题目,与去年一样考查学生把日常积累运用在具体情境中的能力。

  ·作文强调文体,成为全卷亮点

  2016年的作文题仍然延续去年“读写结合”的方式,也延续了去年两个命题作文的命题形式。但真正值得注意的,却是其中的变化。主要包括:

  (1)在文体方面,分别落实为“议论文”和“记叙文”,这也是首次明确体现在题干要求中的。

  (2)进一步强调想象,例如,“书签”一题强调天马行空的想象,要从零开始“构建”一个故事。

  (3)呼应《考试说明》对“鼓励阅读”的要求。例如,2016年从《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到解说“‘老腔’何以令人震撼”,虽然在思路上仍有引导,但同时也有了限制,体现在题干要求中就是“不要局限于陈忠实散文的内容”,鼓励学生在原文的基础上,展现个性化的积淀、思考和表达。

  总的来说,2016年的作文侧重考查学生对历史传统和个人生活的关注。此外,继续降低审题难度,强调用文本质量来衡量学生,而不是用读题门槛来限制学生。以及,2016年的二选一作文明确的要求了两类不同文体,并且对此还提出了具体要求,这提示未来的考生,不仅要明确考场上“写什么文体”,还要进一步明确“做到哪些才算是写好了这种文体”。

  在连...

考试查询网:2011上海高考语文试卷评析

06-14

标签: 高考

 2011年06月14日 06时07分,《考试查询网:2011上海高考语文试卷评析》由留学群liuxuequn.com编辑整理.

语文——稳中有变,平中见深
语文卷的总体特征可以概括为:“稳中有变,平中见深”。“稳中有变”,是指积极汲取历年高考命题的成功经验,在选文和题型上以稳定为前提,在稳定中有所变化;“平中见深”,是指试题的设计既平实又注重分出不同的能力层次,加强试题的选拔功能。试卷体现了课程改革精神,对中学语文教学将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
1、选文贴近教学,平易而有内涵
第一篇现代文《家园城市》是科技说明文,内容涉及当前我国的城市建设问题,该文贴近上海城市定位,贴近学生生活和阅读经历。第二篇现代文《又见鹭鸶》是文学散文,继承了往年选择名家作品的传统,内容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感悟。第三篇选取了东汉古歌《明月何皎皎》,是羁旅之人怀乡思亲的名作,以叙事见长,该诗进入高考试卷,突破了以往只考唐代之后诗歌的范围,对中学语文教学应重视更完整的中国文学史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第四篇古文《孙叔敖传》取自《史记》,延续了历年高考以优秀人物传记类文章作为阅读材料的做法。第五篇古文《稼说送张琥》是叙议结合的名家作品,对考生提高自我修养从而更好为社会服务有所启发。
今年的五篇选文,其总体难度较去年有进一步的降低。选文更贴近中学的阅读教学实际,所选材料平易之中有一定深度,考生须深入体会才能更准确地把握其内涵。
2、试题指向明确,全面而又均衡
语文卷的命题充分体现“考试手册”的基本要求,充分体现二期教改中“课程标准”的要求,基本体现《上海市高级中学语文学科教学基本要求》中对于高中语文教学的要求。延续去年命题关注“课程标准”的做法,今年试题的设计进一步注意了与“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一致。试题总体来看都比较平实,不会给考生造成审题障碍,但平实的题目含有深意,能否准确把握这种深意则可以区分出考生不同的能力水平。试题强调整体把握与局部分析的联系,强调课外文本与课堂教学的联系,着重内容分析与语言品味的联系。整张试卷的试题设计,在难易程度上保持了中等偏易的特点。
3、作文命题深刻,简单而又思辨
今年的作文仍然是材料作文,材料类型和去年一样属于组合型材料,由两句意思相反的铭文组成:一句是“犹太王大卫在戒指上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会过去。’”一句是“契诃夫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在戒指上也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不会过去。’”要求考生对这两句寓有深意的铭文,自选角度,写出自己的思考。与去年试题不同的是,今年的这个材料不再是两件具体的事,而是两句简单又含有深意的话。说其简单,是指两句话的意思含义明确,不会形成审题障碍;说其有深意,是指它们能让人产生许多联想和思考,小至个人生活,大到国家、民族,或是自然、社会。而且这两句话虽然字面意思相反,其实质所指却不是一个层面上的问题,同时两者又有着内在的联系。因此这个材料的思辨性更强,写作的范围更广,无论是纵向挖掘还是横向开拓,都给考生留下了或深或宽的发挥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