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相关文章 半月谈时事评论:合法收养孤儿的相关文章推荐
半月谈时事评论:合法收养孤儿
【背景链接】
2013年1月4日清晨8时许,河南兰考县一收养孤儿和弃婴的私人场所发生火灾,目前已造成7名孩童死亡。据悉,袁厉害多年来一直在兰考县人民医院门口摆摊卖东西,以收养弃婴和孤儿出名。然而袁妈妈收养弃婴的义举却被地方政府相关部门认为不合法,这不得不让人警醒与深思。
【标准表述】
[原因]
其一,中国孤儿数量庞大,且孤残儿童多。中国存在着庞大数量的孤儿。仅就民政部门的统计数字,到2010年,在中国弱势儿童群体数量中,孤儿人数已经达到了71.2万。需要补充的是,民政部门的统计人数并不全面,因为还有众多的“黑户”孤儿并没有纳入统计。实际上,真实的孤儿人数恐怕远超71.2万这个数字。
其二,庞杂的手续和高昂的收费抬高了收养孤儿的门槛。中国虽然孤儿多,但想要收养儿童的家庭也不少。不过,在中国想要收养孩子还有几条硬性指标和一些“潜规则”,必须满足了才能收养。根据1991年颁布的,1998年修订的《收养法》规定,收养人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无子女;有抚养教育被收养人的能力;年满30周岁,未患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这几项指标本意是使收养家庭能给孩子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但由于在执行层面是由民政部门自办自管,就出现了很多问题,在不少地方,收养甚至成了赤裸裸的买卖。总之,政...
[ 查看全文 ]
半月谈时事评论:合法收养孤儿的相关文章
半月谈时事评论:“打车难”
【背景链接】
据调查,有79.7的%的网友反映所在的城市“打车难”。中国社科院发布的《公共服务蓝皮书》显示,有8.48%的人表示通常需等待半小时以上,45.29%的人表示打车需等待10-30分钟,只有占总体比例11.68%的人等出租车的时间在5分钟以内。
“打车”之所以难,不只是因为出租车数量少,也不只是因为道路拥堵,最让人恼火的是,明明车来了还拒载,或者要个高价——“不坐滚蛋”。由社科文献...[ 查看全文 ]
半月谈时事评论:黄金周
【背景链接】
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刚刚过去的“黄金周”,估计不少人都会选择“累”——高速路变成拥堵不堪的“龟速路”,景区变成“寸步难行”的人海,假日休闲变成“花钱买罪受”,这样的长假实在难言从容。尽管如此,对绝大多数忙碌的中国人而言,“黄金周”仍是一年中为数不多的幸福时刻,很多人甚至在“黄金周”刚结束时就已经开始盼着下一个假期到来。
【热点分析】
何以至此?最关键原因在于,中国人能够享受的假...[ 查看全文 ]
半月谈时事评论:史上最严“交规”
从1日零点起,被称为“史上最严交规”的修订版《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和《机动车登记规定》正式实施。新规加强了对闯信号灯的处罚力度,其中,“闯黄灯扣6分”的规定这两天引来网友吐槽。
一项新规推出引发争议,是很正常的。特别是当这一新规,不仅相对以前有着很大突破,而且影响者众多时,引发争议更是必然。针对“闯黄灯扣6分”引发的争议,公安部也回应称,“新交规实施首日多地事故大幅下降”,并表示,“对...[ 查看全文 ]
半月谈时事评论:脱贫致富
【背景链接】
漳县位于甘肃省定西市南部,是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也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近日,人民网记者从漳县境内212国道经过时发现,沿线的部分村庄在路边竖起了一堵堵高约两米、用琉璃瓦装饰的墙,将路边农户的房屋遮挡住,部分墙体已经刷成白色。村民称这些墙是10月份开始修建的,是“扶贫项目”。他们称这些墙最大作用是遮丑,让过路的领导觉得好看。当地称,修墙是进行村容村貌集中整治,改善和美化人居环境。...[ 查看全文 ]
半月谈时事评论:大学生校外租房
针对近期大学生在校外租房居住所引发的多起安全事件,教育部日前下发通知,规定大学生原则上不允许擅自在校外租房居住。广东省对此作出了更加严格的规定:对在校外租住屡教不改者开除。一时间,关于“大学生应不应该在校外租房”、“教育部门制定这项规定到底合理不合理”的讨论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对此,公众是怎么看的呢?
25%的公众明确支持教育部门的这项新规定,他们认为,“学生就应该住在学校,这样也确实...[ 查看全文 ]
半月谈时事评论:冤假错案的发生和平反
公检法原本应是互相监督和制约关系,但在一些地方却演变成了“合作”关系。对这起错案反思,需进一步推进司法改革,强化公检法之间的监督制约,并严格落实新刑事诉讼法。
据《东方早报》报道,2003年杭州发生一起“强奸致死案”,两名被告人一审被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二审改判为死缓和15年徒刑,服刑已近10载。今年3月26日上午,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依法对该强奸再审案公开宣判,撤销原审判决,宣告两人无罪。
...[ 查看全文 ]
半月谈时事评论:空谈误国 实干兴邦
ü 热点概述
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和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等来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期间,习总书记谈到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时强调了“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要求。
在参观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说:“《复兴之路》这个展览回顾了中华民族的昨天,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今天,宣示了中华民族的明天,给人以深刻教育...[ 查看全文 ]
半月谈时事评论:晚会奢靡 谁来买单
ü 热点概述
没有横幅、取消迎送,杜绝铺张、厉行节俭,本次全国两会吹起的清新会风,让国人为之一振。反对浪费,已成为全国共识。但在社会生活中,隐性浪费依旧难以杜绝。今年两会上,不少晚会的舞台美术浪费现象,便遭到部分代表委员“炮轰”。
近些年,各类演出遍地开花,其舞美多追求高投入、大制作、全景式。许多演出动辄3D技术、水幕装置,要不就是纱幕投影、建筑投影,让人眼花缭乱。更有甚者,有的晚...[ 查看全文 ]
半月谈时事评论:环保局长“以身试污”
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与代表们一起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共商“美丽中国”发展大计,在全国人大代表蒋宏坤作《携手共筑幸福美丽新家园》发言时,习总书记插话说:“现在网民检验湖泊水质的标准,是市长敢不敢跳下去游泳。”风趣的话语引得代表们都笑了起来。[1]
这一话题来源于网友一条建议,去年5月份温州网民列出一批污染严重的河道,希望环保局长“能带头下河游泳”。温州市委书记陈德荣表示,“检验温瑞塘河治污成效,不...[ 查看全文 ]
半月谈时事评论:夹道欢迎式的慰问
ü 热点概述
近日有网友爆料,四川省内江市一所小学在举行“和谐学校”授牌仪式时,组织学生在寒风中夹道欢迎莅临的内江市妇联领导。对此,内江市妇联和涉事小学分别发表致歉信,对此表示歉意。
日前,网友“烟云”发布微博称,“1月16日,东兴区富溪乡“内江市和谐学校”授牌仪式,该校组织学生穿戴整齐,冒着寒风夹道欢迎各级领导。”微博还附上了多张授牌仪式现场的图片。图片很快在网上招致网友批评。有...[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