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相关文章 2013雅安地震中的“最美新娘”遭质疑的相关文章推荐
2013雅安地震中的“最美新娘”遭质疑
在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地震的当天,雅安电视台主持人陈莹本来要举办婚礼,可是地震后,她来不及换下婚纱,就前往第一线报道,被网友称为“最美新娘”。也有另外一种声音出现,一些人认为她是在炒作作秀,更指出陈莹明知地震发生,可是不顾他人安危,拒绝取消婚礼。婚礼后,也不脱下婚纱,就安排行程去报道新闻。(《武汉晚报》4月22日)
新的消息不断传来并接近真相,“最美新娘”的标签逐渐失色。原本以为这是一种崇高职业的体现,到后来却发现这可能是精心安排的一个秀场。正与误、是与非之间,“最美新娘”面临的是道德的重新审视,以及舆论的冰火两重天。从天堂到地狱如此之远,又如此之近。
问题全在于“最美新娘”吗?并非如此。是什么造成了“最美”标签的泛滥?地震灾害发生之后,由于公众对抗震先进或者英雄的崇拜,使得地震成了个别人谋取名利的最好机会。而灾难之后,总会有“论功行赏”。那些复杂的众生表情之中,真与假,实与虚,尤其需要辨别和判断。
在抗震救灾这一主旋律之下,渴求所谓的“正能量”便成了一种趋势,发现和挖掘所谓的典型人物和模范先进,便成了舆论宣传的一种定式思维。给孩子喂奶的女民警,有可能被冠以“最美妈妈”;站在岗位上坚守的战士,有可能被称以“最美战士”,自然,披着婚纱上阵的电视台主持人,也很容易成为“最美新娘...
[ 查看全文 ]
2013雅安地震中的“最美新娘”遭质疑的相关文章
半月谈时事评论:雅安地震教会大家哪些道理
在震中芦山采访,发现一个现象:虽然地震猝不及防,损失重大,但有不少受灾群众还是表示,地震来时非常害怕,过后就没那么慌乱了。
芦山县震后第二天就有商贩开始营业。屋里不能呆,就搬出烟架子在路边卖。有金融机构震后8小时就开始接受存取款业务了。雅安城区蹬三轮的师傅说,汶川都过来了,“有啥子可怕的”。
看上去有些奇怪。汶川地震时,虽然震中在百公里外,传到雅安已经减弱了,可人们对那场地震更心有余悸。一位...[ 查看全文 ]
半月谈时事评论:雅安地震震出来的需求
在地震灾区,无论抢险救援,还是新闻采访,通讯信号都极为珍贵。
没有信号,震中灾情不能第一时间传出来,影响抗震救灾决策;信号不通,新闻报道不能第一时间发出去,全国人民为之着急。
要说急,通讯不畅,电信部门应该最着急。两天来电信部门加紧抢修、改进服务,很是下了一番功夫,为震中芦山提供了宝贵的免费无线上网点,让着急传稿的记者、着急汇报情况的工作人员,直呼给力。
一边喊给力,一边也疑问:上网能解决...[ 查看全文 ]
时事评论:从雅安地震看政府的制度建设
重视基于政府与社会良性互动的制度建设,不仅是当前回应自然灾害的现实需要,更是中央近年来高度关注的社会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从上世纪末的长江特大洪涝灾害起,突发自然灾害的应急实践就开始突破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上下分级管理的管理体制。尤其在汶川大地震中,政府主导、社会主动参与的局面已经形成。社会的主动参与,不仅表现为传统的捐款捐物,更体现在公益的组织化运作、大量的志愿行动、全场景式的新媒体影...[ 查看全文 ]
半月谈时事评论:“微时代”见证最美中国
“整个中国一跃而起”,这是芦山地震后,一个国家面对灾难的姿态。政府有力有效的举措,媒体及时充分的播报,更有无数普通人用自己的方式,构筑心手相连的命运共同体。而早已进入亿万人民生活的互联网,无疑是凝聚正能量的重要平台。
中国国际救援队一条关于地震的微博,转发超过46万次;微信“地震救助”公众账号,不到1天有近10万人关注,发送信息15万条;搜索引擎、门户网站联手行动,搭起寻亲平台……不可能每个人...[ 查看全文 ]
半月谈时事评论:雅安地震后的救灾工作
4月20日,四川雅安发生7.0级地震。灾害发生后,中国各界反应迅速,捐款献物,徒步、汽车、火车、飞机,承载着人员和救灾需要的物资,源源不断向灾区进发。面对此等程度的灾害,中国除了人力不可抗拒的道路阻断外,能够在短时间内动员巨大力量,克服灾害造成的困难:既不缺钱物,也不缺人力和志愿者,各项救灾工作都在有序有效的进行。这充分展现了中国三十年经济高速发展积聚起来的强大国力,国民素质的长进,国家凝聚力和...[ 查看全文 ]
半月谈时事评论:“资深闯红灯大妈”的哲学
这两天,南京交警一直在进行行人交通违法行为整治。一位“哲学大妈”的神回复爆红网络,她面对交警要求绕行的劝导,淡定回复:“人生能有多少个几百米!”而昨天,又有一位五旬大妈火了,闯红灯面对交警,她回答:“我都闯了几十年红灯了,要你管!”(4月17日《现代快报》)
这两位大妈在“中国式过马路”的队伍里,也算是“资深队员”了。说出的话不仅有哲理,振振有词,更算得上“经验之谈”。前者道出了闯红灯的“重要...[ 查看全文 ]
半月谈时事评论:勇敢的拓荒者
刚刚当上“新妈妈”的女大学生村官应英决定留在江苏常州的农村。这个经济学专业毕业、原本可以留在银行工作的漂亮女生,如今却成了一个晒黑了皮肤的农场主,每天为那640亩农田忙碌着。
在农村打拼5年,身边的大学生村官朋友一茬接一茬地换,有人考上公务员去了乡镇、开发区或者市里,有人考进了事业单位,还有的人到苏州、上海的大企业做管理人员。只有应英,始终留在石庄里村,守着自己那块“宝地”——200亩油桃、2...[ 查看全文 ]
半月谈时事评论:大学投毒案的解读
侦办复旦投毒案的一位警方人士透露,目前这起投毒案件正在审讯中,嫌疑人的动机尚不明晰。网上最新的说法是误杀。寝室里住了3个人,两个广东的闹矛盾,林某投毒要杀的是另一个人,结果黄洋误喝了水。此说法未经官方证实。
名牌高校,学生互戕,投毒弑人,情结跌宕……在窥私欲主导的媒体关注下,这几日,《复旦投毒案嫌疑人的谜样人生》等游走在八卦与新闻间的资讯甚嚣尘上。在真相尚未尘埃落定的时候,各种版本的猜测与联想...[ 查看全文 ]
半月谈半月评论:2013年第7期
尚德警钟为谁敲响
无锡尚德的警钟敲响了:这个开启中国光伏产业的领军企业,全球最大的光伏组件制造巨头,因受企业债务危机影响,被法院依法实施破产重整。
尚德警钟为谁敲响?
它是为企业管理敲响:盲目扩张规模,财富伦理淡薄,如何自持?为光伏产业敲响:低端环节严重过剩,企业之间恶性竞争,焉能制胜?为银行信贷敲响:光伏行业风险暴露已有时日,多家银行仍争相投放巨额信贷,自律何在?不能忽略,它也是为各级政...[ 查看全文 ]
半月谈时事评论:新婚姻法的争议
事件概述
2011年8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有关情况。解释指出,以个人财产支付首付款并在银行贷款,婚后用夫妻共同财产还贷,不动产登记于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人民法院可以判决该不动产归产权登记一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已于2011年7月4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