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减压心理辅导:高考生如何克服疲惫状态
高三复习的单调,至少90%的同学产生过厌倦的情绪,哪怕是成绩非常优异的同学。从心理学上讲,学生们之所以会厌倦,是因为失去了赖以支撑的动力。那么如何能让孩子们产生动力,激发斗志呢?一个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就是目标视觉化。比如说你要考某个大学,你可以搜索到这所学校的图片看看,或者亲自到这个学校走一走,看一看,感受一下那里的环境,气氛,在脑海想象自己在这个学校学习生活的场景、感觉。这种直观化的目标和模拟想象会不断的给你补充动力,挖掘你的潜能,让你坚持到最后。 也许有的同学会怀疑这个办法的有效性,我们不妨一起来玩一个小小的身体游戏。请你起立,左脚向左横跨半步,两臂平举。现在请往左转,手指往外与手臂成一直线,当身体转到极限时,请在手指指到的墙壁某处,用眼睛标定一个记号,然后反转身体,恢复原状。此刻请你闭上眼,在脑海里浮现自己转身的画面,不过在画面里你转的角度要比刚才转得更大。 这种模拟想象做个两三次后,请睁开眼,实际转一次,看看跟第一次转得有何差异。是不是转得比先前更大呢?我相信一定是的,因为你在脑海里所做的突破先前限制的想象,在身体上就产生了新的状态,得到了优于第一次的结果。 每个人都是有惰性的,当某件事情摆在面前的时候,尤其是重复了无数遍的事情,比如背单词,书还没捧起来,你就已经产生抵触... [ 查看全文 ]2013高考减压心理辅导:高考生如何克服疲惫状态的相关文章
2013高考减压心理辅导建议高考前夕家长不宜说的十大“忌语”
一般来讲,高考前的考生心理是极其脆弱、敏感的,家长一句不经意的话语,往往都会给考生一种消极的心理暗示,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什么是消极的心理暗示?请看下面的例子: 笔者原单位一姓马的小伙子,和几个同事午饭后在写字楼下溜达,忽然一阵狂风刮来,打折了一块巨型广告牌。此时小马正好走到广告牌下,另外的几个同事离他身后百米开外的地方,看到被打折的广告牌将要砸在他的身上,情急之下喊了一声:“小马,危险!”小马...[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