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时事政治:餐具消毒
发泡餐具究竟是“有毒”还是“无毒”?重回市场后如何控制原材料质量,会不会带来又一次白色污染?当初解禁时为何不广泛征求公众意见? 过去几个月里,围绕着发泡餐具的解禁,国家发改委、塑料行业协会分别对其做出了“看上去合理”的解释,但来自多家环保组织和环保专家的质疑声却不断,消费者更是表示无所适从,“不知该听谁的”。 环保组织和环保专家指出,一次性发泡餐具必须建立起科学的行业准入标准、有效的行业监管和回收利用制度,不能仅一个“解”字了事。 疑问一 突然解禁为何不征求民意? 今年2月26日,国家发改委一纸21号令,将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从淘汰目录中删除,发泡餐具从“违法”逆转成了“合法”。但直到3月20日之前,都没有给出解禁的理由。 国家发改委称,在决定解禁之前,征求了环保部等多个部门的意见以及协会、专家的意见,各方达成了一致意见。 一直推动发泡餐具“解禁”的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发泡餐盒的解禁并非脑袋一热的事情,而是经过了大量的调研。“解禁令”历经七八个部委,加盖近百个公章,“这么多签字过程,说明国家听取了各方面意见。” 但对这一解禁令,公众普遍觉得“匪夷所思”,来得突然。 环保组织自然之友更是直接指出,发改委在没有出台相应质量标准和管理细则前,就... [ 查看全文 ]2013年5月时事政治:餐具消毒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