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版会计证《会计基础》第八章第三节利润表讲义
推荐阅读:全国会计从业考试《会计基础》1-10章讲义汇总 推荐阅读:2013年全国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汇总 第三节 利润表 一、利润表的概念和意义 (一)利润表的概念 利润表又称损益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报表。(判断题) (二)利润表的意义 1.通过利润表,可以从总体上了解企业收入和费用、净利润(或亏损)等的实现及构成情况; 2.通过利润表提供的不同时期的比较数字,可以分析企业的获利能力及利润的变化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3.通过利润表,可以了解投资者投入资本的保值增值情况,评价企业经营业绩。 二、利润表的格式 利润表的格式有单步式和多步式两种。按照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我国企业的利润表采用多步式。 企业可以分如下三个步骤编制利润表: 第一步,以营业收入为基础,计算营业利润;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 第二步,以营业利润为基础,计算利润总额;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第三步,以利润总额为基础,计算净利润。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三、利润表编制的基本方法 利润表各项... [ 查看全文 ]全国版会计证《会计基础》第八章第三节利润表讲义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