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距离接触企业高管 天大研究生论坛圆就业梦的相关文章
研究生成“蓝领” 奋战船检一线
他戴着一副眼镜,给人以文文弱弱的感觉,工作中他却上得船桅,钻得船舱;他是研究生,但他每天都穿着沾满油污的工作服。
他就是南京地方海事局南京五一劳动模范、“金质船检”团队验船师朱勤一,奋战在船检一线的80后“蓝领”研究生。
爱岗敬业,忍受恶劣环境追随船舶南北奔波
谈起选择验船师这个行业,还要从朱勤一小时候说起。朱勤一有位亲戚是验船师,每天穿着帅气的制服与大型船舶打着交道,让他对这个行...[ 查看全文 ]
大学应届毕业生应以积极地心态面对考研
今年将有699万大学毕业生,就业将再次成为热点话题。昨日,在第四届大学生成长论坛上,原市政协副主席、科普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陈万志给大学生们做了首场《大学生成长励志报告》。
陈万志认为,大学生在学校努力学习的同时,更要有长远、清晰的目标并为之奋斗。他列举了哈佛大学的跟踪调查。“调查对象是一群在智力、学历和环境等方面条件差不多的年轻人。结果发现:27%的人没有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10%的...[ 查看全文 ]
武汉出台多项优惠政策 五年留住4万研究生
昨天,市人社局就我市出台促进大学生留汉创新创业政策进行了通报。据统计,近5年来,武汉高校共有45034名研究生留汉工作,其中博士生达11%,相当于每年有近1000名此类高级人才留汉。
2013年全国有高校毕业生699万,比去年增加19万人,再创历史新高;湖北省有40万高校毕业生,预计武汉地区高校毕业生28万,为全国最多。为了给武汉发展储备人才,武汉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计划今后五年,每年再增...[ 查看全文 ]
女硕士遭遇性别歧视就业困难
还有一个多月就毕业了,李雨萌(化名)的工作还没有着落。作为我省某省属高校英语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身材高挑、长相文静的李雨萌并没有因为头顶“研究生”的光环而在这个“史上最难就业季”中幸免于难。奔跑在各大招聘会,成为去年10月至今她的生活重心。
够条件才敢投
50多份简历仍只获2次面试机会
“公办学校要求的门槛太高,除了一些基本要求外,毕业于985、211高校是硬线,所以一般我不会去投。但是另外...[ 查看全文 ]
遭遇最难就业季 考研失意再求职恐更难
“就业难可能会长期存在,因为每年都如此。”刘泽东是齐鲁工业大学(原山东轻工业学院)学生处就业中心主任,从事大学生就业工作已经6年有余。既然就业难将长期存在,大学和大学生应该怎样做?山东大学学生就业与发展指导服务中心主任朱德建借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
“干啥不重要,重要的是适不适合你”朱德建说,“打铁还需自身硬”。这句话针对的不仅仅是大学生,还有大学。大学,要培养出知...[ 查看全文 ]
考研、就业、人际关系成学生三大困扰
“表面风光,内心彷徨;容颜未老,心已沧桑。”大学生本应朝气蓬勃,然而最近这条流行于网上的“段子”,被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挂在嘴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调查显示,全国约有20%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就业、考研和人际关系,是困扰大学生的重要心病。
就业:贯穿大学生涯的“主题”
“我差不多从进大学校门的第一天就开始焦虑就业,现在还差一个月就毕业了,工作还没着落。”面对...[ 查看全文 ]
河南研究生比本科生更难 考研动机成关注焦点
2013年河北省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很乐观。从各类毕业生就业压力来看,研究生就业压力超过了本科生。尽管如此,每年考研的人数仍屡创新高。石市人才相关负责人表示,一直以来很多本科生因为就业压力选择读研。继续深造本无可厚非,但如果仅仅为了逃避就业,这种心态不足取。作为过来人,即将研究生毕业的刘博称“考研千万不要盲目”,研究生毕业后就业依旧难。她“曾经去北京参加了一场招聘会,就业机会挺多的,但是生产...[ 查看全文 ]
盘点8类较为吃香的研究生专业
相比于本科生找工作的急吼吼,硕士博士们找工作要从容得多。5月25日,“万名硕博常州行”高层次人才洽谈会正式举行,当天常州近百家企业提供了817个岗位,入场的硕士博士则有2100多人,当天洽谈达成初步意向的有510人次。今年号称“最难就业年”,一些研究生无奈去抢本科生的饭碗。
8类专业比较吃香
5月25日,由市委组织部和人社局主办的“万名硕博常州行”首场高层次人才洽谈会,在市人力资源市场举行。...[ 查看全文 ]
奖学金覆盖率100% 中科大羊城争抢研究生生源
昨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大)10个院系、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十多名教授和博导组团来到广州,与中大、华工、暨大等高校的300多名学子现场对话。今年,中科大仍将对所有攻读科学学位的研究生免收学费,基础奖学金覆盖率达100%,最高奖学金15万元/年以吸引高端人才。此外,中科大优秀大学生夏令营开始接受报名,入围学生约半数可获该校推免资格。
中科大研究生院副院长陈伟介绍,广州每年都为中科大输送了不少研...[ 查看全文 ]
毕业后回县城 金融硕士班遭遇最难就业季
5月23日,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门口,2013届金融硕士班的47名学生面对镜头,露出了自己最中意的表情,在欢呼声中,高高抛起的硕士帽次第落下,奔波大半年的求职经历总算尘埃落定——全班除了7个考博的,剩下的一半进了银行,一半进了政府机关或企业等。听起来单位似乎都不错,但与往年相比,进国有“四大行”的少之又少,留在青岛、济南更是难上加难,老家已成为绝大多数学子的最终归宿——银行、政府机关、大企业这些...[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