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数大学生二线城市就业 考研人数下降明显的相关文章
遭遇最难就业年 女硕士投放简历超过三百份
今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多达699万,毕业人数创1949年以来最多。因签约率低,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
厦门高校的大学生,如何度过“史上最难就业年”?连日来,导报记者走进厦门大学等一批高校,与应届毕业生面对面,记录、解剖最难就业路上的酸甜苦辣,并解读一批成功的应聘经验。
在调查中,导报记者注意到,即便是一些名校的优秀毕业生,不少也是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在一次次“撒网”似的投简历...[ 查看全文 ]
湖北省公开选聘2566名大学生村官 服务期满考研可加分
省委组织部最近发布公告:今年我省新选聘大学生村官2566人,符合条件的大学毕业生,31日起可上网报名。
选聘对象为: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本科及以上学历(不含网络学院、成教学院、自考助学班和联合办班的毕业生,以及各类委培生和定向生),年龄30周岁以下(1983年1月1日后出生),博士研究生可放宽到35周岁以下(1978年1月1日后出生)。
根据今年的计划名额分配表,恩施、黄冈、...[ 查看全文 ]
最难就业年 香港名校研究生大幅降低起薪标准
为吸引高层次人才赴穗工作,广州市近日首次在香港中文大学举行招聘会,广州留学人员服务管理中心组织广汽、广药、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等13家企业到香港揽才,吸引了500多名毕业生应聘。今年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希望回内地就业的港校毕业生面临同样难题,有港校研究生提出目标起薪3000元。企业负责人则认为,虽然综合素质和英语水平高、知识面全面,但是港校毕业生在动手能力和实践方面不如内地生,各有所长。据...[ 查看全文 ]
2014考研复习应该勇于尝试
每个人都希望所做的事情可以成功,而如果我们已经知道如何才能把事情做好时就比较可能成功。然而,限定自己只做那些我们擅长的事将会使我们错过许多发展其他兴趣和技能的机会。基于这个理由,尝试新事物和冒险对我们有好处。考研辅导专家提醒考生,尝试新事物的确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但如果没有尝试,没有冒险,那恐怕永远都不会有成功的机会。
不尝试就没有机会
我们尝试新事物时可能会失败,这就是我们所要冒的风...[ 查看全文 ]
2014考研 精解精练 攻克数学难关
大家在做典型题时一定要精解精练,所谓精解精练,要求习题不仅要做出来,而且要多思多想,探索这道题到底是在考什么,关键是在考定理的哪一点,此题和以前做的哪些题类似。考研辅导专家提醒考生,只有精解精练才能掌握解题方法,使自己触类旁通。
固定解题套路
备考数学应注重积累题型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还需要着力研究一些典型题型,提升能力。很多同学都在收集典型题型,都知道应该对典型题型进行研究,问题在...[ 查看全文 ]
考研专业课应全面把握真题
专业课的复习总的原则是把握重点、系统深入、适当地补充。那么,如何来把握重点从而又系统深入地复习呢?如何进行适当的补充呢?考研辅导专家认为,专业的复习得辅助一些重要的手段。比如资料,再比如方法,这些都是大家在复习过程中需要注意和准备的部分。
搜集近几年真题
考生们在没有拿到往年试题之前,往往都不知道怎么复习,因为不知道要考些什么。即使是本专业考研,在熟悉重点知识点的情况下,如若不细心研...[ 查看全文 ]
2014考研复习计划应该随机应变
关于考研复习的资料,如果大家能够把别人精心整理过的直接拿过来就最好不过了,考研辅导专家提醒考生,通过某种途径已经得到了好的笔记就仔细阅读,方法是应先复习书本,后复习笔记,再结合笔记来充实书本,使二者的作用有机结合。
制定学习目标
首先给自己订两个目标:第一个长期目标,也就是要在基础复习阶段复习到什么程度。对一般考生来说,应该达到的预期效果是通过这个阶段的复习,将课本以及所有的课后题都...[ 查看全文 ]
巧用组合战术 攻克考研数学难关
暑假是备考考研的黄金时期,不少考研学子都在利用这段时间冲刺。但在炎热的天气中面对顽固的数学,广大研友们如何才能平心静气的面对繁重的考研复习任务呢?考研数学教研室李老师表示,虽然考研数学的知识点较多,分布较广,但在复习的过程中,大家首先心里不应惧怕数学,要在战略上藐视它,在战术上重视它,要相信它是"纸老虎",只要方法得当,便可以考出好成绩。
拿出学习的劲头,而不是枯燥的复习。
考研是...[ 查看全文 ]
新兴硕士专业在“最难就业年”受青睐
最难就业年,除了继续努力找工作,如果能够继续读研究生深造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近几年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关专业备受关注。2013年3月,山东大学软件学院开设移动云计算、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交互设计专业方向,并于同年开始招生。这是继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2010年首开移动云计算等战略性新兴专业之后,第六所重点高校开设此类专业。产业发展的基础在教育,核心在人才。上至国家层面,下至区域层面的战略性新兴...[ 查看全文 ]
研究生最难就业季探究
创纪录的699万高校毕业生今年夏天走向就业市场,加上往年未能成功就业的求职者,今年的就业形势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北京青年压力管理服务中心昨天发布《2013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报告显示:今年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出现明显上升趋势;同时出现“期望月薪持续走低”、“幸福感觉总体下降”等现象。报告还揭示:考研“面”热,创业“心”热,也就是考研表面热、创业则是心热而实际行动不热。
期望月...[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