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相关文章 专家点评:2013江苏高考作文题目的相关文章推荐
专家点评:2013江苏高考作文题目
今年江苏高考作文系材料作文。题目是这样的:一群探险者去山洞探险,进入后点燃蜡烛,发现有一群蝴蝶,于是退出去了。过了一段时间,探险者们再次进入,却发现蝴蝶飞到山洞深处了。作文要求考生根据一点点细微的变化,自定主题。
从2002年到2005年,江苏高考作文都是话题作文,从2006年开始,进入命题作文时代,自2006年的《人与路》到2012年的《忧与爱》,连续7年都是命题作文。今年一改过去的命题方式,采用材料作文的形式。这样的命题方式,无疑给考生提供了更广阔的思维空间,无论立意和选材,都更加灵活和自由。
当然,考生再一看到题目,很可能觉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是,仔细读两遍,便不难发现这则材料说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命题者提示考生“根据一点点细微的变化,自定主题”。 “一点点细微的变化”,指的是什么?这就要仔细思考了。探险队员的“变化”是“退出去了”,蝴蝶的“变化”是“飞到山洞深处了”。探险队员“退出去了”是出于对蝴蝶的爱护。蝴蝶“飞到山洞深处了”,探险队员一定会进一步探究其原因并采取措施保护他们。虽然材料没有提及,但这是必然结果。经过这样的分析,考生就可以根据自己平时的积累和体会确定作文的主题。无论是倡导爱护小生灵,保护生态资源破坏生态平衡,还是抨击野蛮发展,甚或是正确处理人与自...
[ 查看全文 ]
专家点评:2013江苏高考作文题目的相关文章
专家点评:2013上海高考作文题目
每年高考,语文作文题目都是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今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是思考“更重要的事”,上海交大附中语文特级教师刘慧认为,作为一道开放性的题目,今年高考作文题仍然给了考生很大发挥空间。
据上海教育考试院官方微博@上海国子监,今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为:生活中,大家往往努力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但世界上似乎总还有更重要的事。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人们对此的思考也不尽相同。请选取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谈谈你...[ 查看全文 ]
专家点评:2013全国高考I卷高考作文题目
名师:
崔矿山 河南省实验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张定勇 河南省实验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点评:
《经验与勇气》这则关于钻石切割的材料,属于典型的材料作文,富于时代气息,社会意义丰富,思想倾向鲜明,难易程度适中,学生有话可说,是一则可圈可点的好作文题。
审题立意的关键是从整体上把握材料寓意,尤其是老雕刻家最后的话。立意角度有二:老雕刻家的话和钻石。从老雕刻家的角度立意,可以围绕“经验诚可贵,勇气价更高”、...[ 查看全文 ]
2013年北京高考语文作文题目已发布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北京卷)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对话,按要求作文。
科学家:假如爱迪生来21世纪生活一个星期,最让他感到新奇的会是什么呢?
文学家:我想,手机会不会让他感到不可思议呢。
科学家:我同意。手机是信息时代的一个标志物,简直称得上是一部掌中电脑,丰富的功能一定会让这位大发明家感到新奇。
文学家:手机的广泛应用,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交往方式、思想情感和...[ 查看全文 ]
2013年海南高考作文点评已发布
6月7日上午11时30分,2013年高考语文科目的考试结束。记者了解到,今年海南高考的语文作文主题为“同学间的人际关系” ,海口一中高三年级语文备课组组长陈小娟老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的高考作文题仍旧延续了近年来“思考生活、感悟人生”的主题,且材料主题较为明确,试题难度适中,与往年相当。
当天上午的语文考试结束后,记者第一时间联系了海口一中高三年级语文备课组组长陈小娟,对此次海南高考作文...[ 查看全文 ]
2013年陕西高考作文点评已发布
2013年陕西高考作文依然是材料作文,要求考生以一段材料为话题写作文,主题围绕的是经验与勇气。对此作文题,记者采访了延安四中高级语文教师白老师,他认为今年作文题要优于往年,不偏不怪易于考生书写。
2013陕西高考作文题如下:
有一个商人,有一颗价值连城的钻石,但钻石上有一条裂缝,从裂缝处切开可以得到两块完美的宝石,许多有经验的工匠都不敢尝试,有一个年轻工匠站出来,将钻石分成两半,完美的切出了...[ 查看全文 ]
2013年江苏高考作文题点评已发布
美丽的蝴蝶,煽动了生态的翅膀
——2013年江苏高考作文题的新气象
南京金陵中学河西分校 钮勤章
江苏作文洋溢着的一贯的人文情怀,在今年依旧上演,朴素的故事,并不起眼的细节,展示出了人文大爱与生态情怀。
今年江苏作文有着三点明显的变化:一是从关注生活走向关注自然,二是从关注主体走向关注客体,三是从关注自我走向关注生态。而这三者流变中有一个不变的人文情怀的贯穿。
一群探险者来之人类,走向自然,而且...[ 查看全文 ]
2013年北京高考作文题点评已发布
2013的北京高考作文并未出格,只要心态沉着,有一定的应变能力,就足以迅速转化到熟知的作文资源上去。当然,真正有良心的语文教师不应该聚焦于题目的“可操作性”,而应注重更为长远的将来。这样说来,这个题目未必不是一个明确的宣告或信号,高考作文改革的路途虽然漫长,而今迈步从头越,亦未为迟。...[ 查看全文 ]
2013天津高考作文点评已发布
上承经典 下接地气——2013年高考天津卷作文题点评
作文题
中国自古有“学而知之”的说法,这里的“学”,通常被理解为从师学习。韩愈就说过:“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获取知识、掌握技能或懂得道理的途径日趋多元。请结合你的心得和体验,在“ 而知之”中的横线处填入一字,构成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不能以“学而知之”为题;②除诗歌外,文体不...[ 查看全文 ]
2013河南高考作文点评已发布
大河网讯(记者许会增)2013年高考语文考试已经结束,作文作为语文的重头戏,受到了广泛关注。6月7日中午,大河网特邀河南省实验中学两位名师为大家点评今年河南高考语文作文。
名师:
崔矿山河南省实验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张定勇河南省实验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点评:
《经验与勇气》这则关于钻石切割的材料,属于典型的材料作文,富于时代气息,社会意义丰富,思想倾向鲜明,难易程度适中,学生有话可说,是一则可圈可点...[ 查看全文 ]
专家点评2013天津高考作文题目:**而知之
作文题
中国自古有“学而知之”的说法,这里的“学”,通常被理解为从师学习。韩愈就说过:“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获取知识、掌握技能或懂得道理的途径日趋多元。请结合你的心得和体验,在“ 而知之”中的横线处填入一字,构成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不能以“学而知之”为题;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今年天...[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