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峻就业形势催生四类校漂族
在大学校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已不再是学生,除了大学宿舍变成了租房,依然过着去食堂吃饭、去操场锻炼、去图书馆自习的“四点一线”生活。这个特殊的群体往往被称作“校漂族”,他们虽然已完成学业,却没有踏入社会就业,仍然滞留学校或周边,或继续考研,或等待就业机会 连日来,记者走访海口各大高校发现,“校漂族”主要分为“四大派”:提高学历来增加就业机会的“考研派”、边工作边找机会跳槽的“观望派”、回味学生生活的“恋校派”以及暂时找不到工作的“失业派”。 考研派: 增加就业的砝码 考研是“校漂族”成群的最大原因。不少学生大四时考研失利,会选择毕业后“校漂”的方式继续备考。海南大学法学专业应届毕业生张胜胜今年考本校法学研究生失败,出于不甘心,也迫于就业形势比较严峻,他选择了“校漂”继续考研。他告诉记者,他与朋友在学校附近合租了三室一厅的房子,自己住小间,一个月才300块钱。现在每天依然生活在学校,但心态却完全不一样。“我已经失去了第一次就业机会,考研也是为了增加以后就业的‘砝码’,但如果‘二战’都不行,那压力就大了。”据他介绍,像他这样“二战”的很多,有些还有考两年、三年的,甚至更长时间。 “大多数都还在自己的母校备考,而我却在异校。”湖北某专科学校的大专生郑飞认为自己是考... [ 查看全文 ]严峻就业形势催生四类校漂族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