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基础知识学习:财务中的计提和结转
【问】财务中的计提和结转有什么区别?什么时候用计提?什么时候用结转? 【解答】计提一般是指一些已经发生(消耗),但暂时没有现金流出的事项,要计入成本费用中,如计提折旧、计提利息等。 结转是指会计科目之间相互转移,销售成本的结转、是将销售的商品成本从库存商品中转入主营业务成本,损益科目的结转是将损益类科目的本期发生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中。 计提和结转事项一般都是在会计期末做。 会计基础延伸阅读 会计基础之核算方法 会计基础主要有两种,即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 1.收付实现制。 收付实现制,又称现金制,是指企业单位对各项收入和费用的认定是以款项(包括现金和银行存款)的实际收付作为标准。凡属本期实际收到款项的收入和支付款项的费用,不管其是否应归属于本期,都应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入账;反之,凡本期未实际收到的款项收入和未付出款项的支出,即使应归属于本期,也不应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入账。采用这种会计处理制度,本期的收入和费用缺乏合理的配比,所计算的财务成果也不够正确,因此企业单位不宜采用收付实现制但经营活动采用权责发生制,主要适用于行政事业单位。 2.权责发生制 权责发生制,又称应收应付制、应计制,是指以权责发生为基础来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而不是以款项的实际收付作为记... [ 查看全文 ]会计基础知识学习:财务中的计提和结转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