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相关文章

会计基础内容第五章知识点:错账更正方法的相关文章推荐

会计基础内容第五章知识点:错账更正方法

 第五节 错账更正方法 账簿记录发生错误,不准涂改、挖补、刮擦或者用药水消除字迹,不准重新抄写,必须按下列方法更正: 一、划线更正法 划线更正法适用于记账凭证没有错误(即会计分录没有错误)纯属登账笔误 又称红线更正法。这种方法适用于每月记账时或结账前(包括结账时),发现账面记录中文字或数字有误,而记账凭证没有错误的情况。 更正时,在错误的文字或数字上划一道红线注销,但原来的文字或数字应清晰可见,然后在其上端用蓝字写上正确的文字或数字。 A 、对于错误的数字,应全部划红线更正,不得只更正其中的错误数字。 B、对于文字错误,可只划去错误的部分。并由记账及相关人员在更正处盖章。 例如:会计刘华在记账时把“偿还天星公司前欠货款7 800元误记为偿还大兴公司前欠货款7 300元。”更正如下: 用红线划去摘要栏中的“大兴”两字,在“大兴”上面用蓝字写上“天星”两字;用红线把数字栏中的7 300全部划去,用蓝字写上7 800,并在旁边盖上刘华的印章。 又如,将3 684 000元误记为6 384 000元,应先在6 384 000上划一条红线以示注销,然后在其上方空白处填写正确的数字,而不能只将前两位数字更正为“36”。 二、红字更正法 具体分以下两种情况: 1.记账后... [ 查看全文 ]
2013-06-28

专题推荐:

会计基础内容第五章知识点:错账更正方法的相关文章

会计基础内容第五章知识点:会计账簿的格式和登记方法

 第三节 会计账簿的格式和登记方法 一、日记账的格式和登记方法 按核算和监督经济业务的范围:分为普通日记账和特种日记账。 (一)普通日记账的格式和登记方法,不需要再编制记账凭证 (二)特种日记账的格式和登记方法 A、现金日记账的格式和登记方法 1. 现金日记账的格式。 可以分为三栏式和多栏式两种,无论采用哪种形式,都必须采用订本式 (1) 三栏式日记账 表5-5 现金日记账(三...[ 查看全文 ]
2013-06-28

专题推荐:

会计基础内容第五章知识点:会计账簿的内容

第二节 会计账簿的内容、启用与记账规则 一、会计账簿的基本内容 (一)封面 (二)扉页 (三)账页 二、会计账簿的启用 启用订本式账簿应当从第一页到最后一页顺序编定页数,不得跳页、缺号。 使用活页式账页应当按账户顺序编号,并须定期装订成册;装订后再按实际使用的账页顺序编定页码,另加目录,记明每个账户的名称和页次。(重点掌握) 三、会计账簿的记账规则 为了保证账簿记录的正确性,必...[ 查看全文 ]
2013-06-28

专题推荐:

会计基础内容第五章知识点:会计账簿概述

 第一节 会计账簿概述 一、会计账簿的概念 (一)会计账簿的概念 会计账簿是指由一定格式账页组成的,以经过审核的会计凭证为依据,全面、系统、连续地记录各项经济业务的簿籍。 (二)会计账簿的意义 设置和登记账簿,是编制会计报表的基础,是连接会计凭证与会计报表的中间环节,在会计核算中具有重要意义。 1.通过账簿的设置和登记,可以记载、储存会计信息; 2.通过账簿的设置和登记,可以分类、...[ 查看全文 ]
2013-06-28

专题推荐:

会计基础内容第四章知识点:会计凭证的传递和保管

 第四节 会计凭证的传递和保管 一、会计凭证的传递 定义:是指从会计凭证的取得或填制时起至归档保管过程中,在单位内部有关部门和人员之间的传递程序。 (一)凭证传递程序 各单位应根据经济业务的特点、机构设置和人员分工情况,明确会计凭证的联数和传递程序。 (二)凭证传递时间 各单位应考虑各部门和有关人员的工作内容和工作量在正常情况下完成的时间。 (三)会计凭证传递过程 各单位在会计凭...[ 查看全文 ]
2013-06-28

专题推荐:

会计基础内容第四章知识点:记账凭证

 第三节 记账凭证 一、记账凭证的概念 记账凭证又称记账凭单,是会计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按照经济业务事项的内容加以归类,并据以确定会计分录(作用)后所填制的会计凭证。它是登记账簿的直接依据。 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区别 序号 项目 原始凭证 记账凭证 1 填制人员不同 经办人员 会计人员 2 依据不同 发生或完成的经济业务 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 3 作用不同 证明经济业...[ 查看全文 ]
2013-06-28

专题推荐:

会计基础内容第三章知识点:复式记账

复式记账 一、复式记账法 (一)复式记账法的的概念 记账方法是在经济业务发生以后,如何将其记录登记在账簿中的方法。记账方法有两类:一类是单式记账法;另一类是复式记账法。 (1)单式记账法 单式记账法是对发生的经济业务,一般只在一个会计科目中进行记录的记账方法。 例如,用银行存款购买材料的业务发生后,仅在会计科目中记录银行存款的减少;也有同时在银行存款账和材料账之间记录的,但两个...[ 查看全文 ]
2013-06-28

专题推荐:

会计基础内容第三章知识点:会计等式

会计等式 会计等式是反映会计要素之间平衡关系的计算公式,它是各种会计核算方法的理论基础。 资产与权益的恒等关系,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也是企业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据。 一、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一)会计恒等式 这是最基本的会计等式。资产和权益(包括所有者权益和债权人权益)实际是企业所拥有的经济资源在同一时点上所表现的不同形式。资产表明的是资源在企业存在、分布的形态,而权益则表明了资...[ 查看全文 ]
2013-06-28

专题推荐:

会计基础内容第二章知识点:会计科目

一、会计科目的概念和意义 (1)定义:会计科目是为了满足会计确认、计量、报告的要求,符合企业内部会计管理和外部信息需要,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 (2)会计科目在会计核算和企业管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会计科目是复式记账的基础。 2.会计科目是编制记账凭证的基础。 3.会计科目为成本计算与财产清查提供了前提条件。 4.会计科目为编...[ 查看全文 ]
2013-06-28

专题推荐:

会计基础内容第二章知识点:会计要素

 会计要素 一、会计要素的确认 会计要素,是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特征对会计核算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同时也为财务报表的构筑提供了基本架构,所以会计权素又称为会计报表因素。 我国企业的会计要素共6个,可以划分为 1.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为静态会计要素(资产负债表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2.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动态会计要素(利润表要素)):收入-费用...[ 查看全文 ]
2013-06-28

专题推荐:

会计基础内容第一章知识点:会计基础

 会计基础 一、会计基础的概念和种类 会计基础分为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两种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九条规定,“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二、权责发生制 1、定义:权责发生制也称应计制或者应收应付制。主要是从时间上规定会计确认的基础,其核心是根据权、责关系实际发生的期间来确认收入和费用。 权责发生制要求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已经发生和应当负担的...[ 查看全文 ]
2013-06-28

专题推荐:

推荐访问
成本会计---南通 外帐会计 财务部-会计主管 驻外结算会计 外贸会计 财会部福建漳州厂会计 成本核算会计 分公司主管会计 应付账款会计 会计柜员、综合柜员 会计文员AccountClerk 采购会计 超市会计 有经验会计 直销市场会计 基建核算会计 执业注册会计师 资深会计师 会计或会计助理 内容运营工程师
热点推荐
黑龙江省财政厅会计管理局 江西会计网 会计基础真题 会计电算化真题 贵州会计财政网 河北会计信息网 湖南会计信息网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经验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指南 辽宁会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