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会计基础考试试题辅导讲义(56)
第四节 对 账 对账就是核对账目,即对账簿、账户记录的正确与否所进行的核对工作。对账工作是为了保证账证相符、账账相符和账实相符的一项检查性工作,其目的在于使期末用于编制会计报表的数据真实、可靠。 对账工作一般在月末进行,即在记账之后、结账之前进行。对账是把会计账簿记录的有关数字与库存实物、货币资金、有价证券等的相关资料和情况进行核对,包括与往来单位或者个人进行的相关核对。一些基础性工作,一般应在平时进行对账。若遇有特殊情况,比如有关人员因工作调动而办理移交手续之前,或者发生非常事件后,也应随时进行对账。 对账工作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账证核对、账账核对和账实核对。 一、账证核对 账证核对就是核对会计账簿记录与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时间、凭证字号、内容、金额是否一致,记账方向是否相符。 二、账账核对 账账核对就是核对不同会计账簿之间的账簿记录是否相符。账账核对的内容包括: 1.总分类账簿有关账户的余额核对。 2.总分类账簿与所属明细分类账簿核对。 3.总分类账簿与序时账簿核对。 4.明细分类账簿之间的核对。 三、账实核对 账实核对就是各项财产物资、债权债务等账面余额与实有数额之间的核对。造成账实不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财产物资保管过程中发生的自然损耗;财产收发过程... [ 查看全文 ]2013年会计基础考试试题辅导讲义(56)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