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会计电算化培训老师指导复习重点(2)
三、会计电算化的作用 1.提高了会计核算的水平和质量。 (1)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在会计电算化环境下,除会计凭证由人工录入和审核外,其余各项工作都由计算机自动完成。会计人员可以从繁重的记账、算账、报账任务中解脱出来,凭借计算机的自动化处理,能及时完成各项会计核算任务,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2)缩短了会计数据处理的周期,提高了会计数据的时效性。 (3)提高了会计数据处理的正确性和规范性。 2.提高了企业现代化经营管理水平。(三点) 3.推动会计技术、方法、理论创新和观念更新,促进会计工作进一步发展。 四、会计电算化的管理体制 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管理包括国家的宏观管理和企事业单位计算机系统的微观管理两方面。 1.宏观管理。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宏观管理是指各级财政部门和各级业务主管部门对全国和本地区会计电算化工作实行的综合管理。 (1)制定会计电算化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 (2)加强会计核算软件管理,对会计核算软件及生成的会计资料是否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情况实施监督。 (3)加强会计软件电算化管理制度的建设。 (4)加强会计电算化的组织、领导,引导基层逐步实现会计电算化,提高会计工作水平。 (5)组织和管理电算化人才培训工作。 2.... [ 查看全文 ]2013年会计电算化培训老师指导复习重点(2)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