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相关文章 半月谈半月评论:2013年第11期的相关文章推荐
半月谈半月评论:2013年第11期
向发展自由要活力
如何遏制经济风险的积累,平抑经济周期的波动,助力经济转型的启程?这是当下政府和民众都在着力求解的发展难题。
从发展自由的视角看去,我们或许能够找到求解难题新的着力点。
一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玛蒂亚·森曾经揭示的,发展就是扩展自由,自由是发展的首要目的,也是促进发展的重要途径。自由是秩序的基础,也是发展的真谛。
发展自由,追求的是创造物质财富的自由,是选择生活方式的自由,是实现人生价值的自由。深化发展自由,是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根基,是实现发展转型的战略支点,是加快改革进程的价值指向。
显然,简单重复以往强力刺激政策的套路,演绎过去政府投资拉动的故事,已经没有多大的空间,甚至还会生发更大的难题。深化发展自由,在改革的突破中,充分激发经济主体的创造活力,释放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积蓄经济转型的深厚潜力,当是我们的正确抉择。
保障公民自由流动的权利,是发展自由本质的政治表述。
公民生活权利的扩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改革以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崛起,就是最生动的诠释和最深刻的启示。不同的人群,纷纷从土地的依附中、从乡村的封闭中、从单位的围城中、从体制的缝隙中解放出来。流动生成机会,流动解放梦想,流动改变命运。
如何持续释放自由流动的蓬勃活力?户籍制度和社会排斥...
[ 查看全文 ]
半月谈半月评论:2013年第11期的相关文章
半月谈半月评论:2013年第10期
公平是社会文明进步最基本的度量,是基层民众追寻梦想最焦虑的心结。
成长公平的拷问,正扣动着社会最敏感的神经。
从近期多地官场一个个“火箭提拔”事件的媒体曝光中,人们更深切地感受到,在贫富差距已然加大、分配不公亟待求解的同时,另一种社会分化正在显现:代际继承性明显增强,纵向流动性明显弱化;社会结构固化的边界日见明晰,社会资源积聚的趋势难以逆转。大众舆论开始发出声声质疑:知识改变命运的努力怎么越...[ 查看全文 ]
半月谈半月评论:2013年第九期
近日在基层调研,见闻乡村发展呈现的生动创造和蓬勃气象,令人感奋。只是,多位乡镇干部在倾心交谈之中都难掩一个共同的感慨:我们在基层苦些,累些,这都不算什么,只是期望社会对我们多些理解,少些抹黑。
翻翻媒体的报道,听听坊间的议论,看看部门的督查,我们或许以为,征地,拆迁,“被上楼”,“黑截访”,群体性事件,压力型维稳,都是基层干部惹的祸。其实,板子还不能仅仅打在他们身上。
倾听乡镇干部这番苦涩的...[ 查看全文 ]
半月谈时事政治:习近平出访拉美三国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31日开启美洲之行,这是其任内第二次出访。在对拉美三国进行国事访问之后,习近平将与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会晤,备受世界瞩目。分析认为,习近平此访将充实中国全方位外交布局,务实灵巧的中国外交规划着眼长远,旨在谋取共赢。
习近平主席首访拉美 充实中国全方位外交布局
5月31日至6月6日,习近平将对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哥斯达黎加、墨西哥三国进行国事访问。此访将是习近平主席对拉美和加勒比...[ 查看全文 ]
半月谈时事评论:以群众为导向
拜群众为师,是共产党人的永恒课题,任何时候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风雨如晦的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在激情燃烧的新中国建设时期,我们党继续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创造性地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我们党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查看全文 ]
半月谈时事评论:农业和农村的发展
热点概述
2013年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发布,这是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十年关注“三农”问题。在粮食产量“九连增”、农民收入“九连快”的背景下,一号文件出台了一些新举措,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目前,各地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形成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多种新型农...[ 查看全文 ]
半月谈时事评论:墓地价格超过房价
一、热点概述
清明前后,墓地价格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死不起”、“墓价超房价”的说法再度流传。同时,国家民政部日前表示,将出台《关于加强公益性公墓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保证中低价墓位纳入政府定价和指导价,管理规范中低价墓地。据《人民日报》记者调查,在广州、西安、上海等地,最普通的墓穴价位都在8万元以上,各类五花八门的收费层出不穷,更有造价上十万百万的天价豪华墓型。另一方面,市面上缺乏的中低档墓...[ 查看全文 ]
半月谈时事评论:教师取消终身制
热点概述
近日,上海、北京均传出消息称中小学教师资格终身制将打破,教师每5年将认证注册一次。如果考核不合格,将退出教师岗位。从2012年起,上海中小学教师只有连续注册五次,即任职25年以上,才可免注册。据悉,甘肃、广西等地也将有类似的动作。
相关评论
@《打破教师之歌终身制的喜与忧》:教育是立国之本。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必须与时代同步。一方面,应与其他群体打破终身制同...[ 查看全文 ]
半月谈时事评论:道德底线
【情景重现】
官员贪污腐败
2012年5月23日,防止违纪违法国家工作人员外逃工作协调机制第三次联席会议在北京召开。针对一些违纪违法国家工作人员携款外逃的问题,各有关部门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切实加大了工作力度。通过各职能部门的共同努力,防范外逃机制不断加强,一批企图外逃人员被成功防堵。
城市宣传突破道德底线
2012年6月以来,重庆多条线路的公交车身上出现了“重庆42℃,利川24℃”“我靠...[ 查看全文 ]
半月谈时事评论:官员带头打消“消费恐慌”
【背景链接】
4月19日上午,湖南省分管农业的副省长在一个自助餐厅一边品尝鸡鸭加工的菜品,一边表示要做湖南禽类产品“代言人”。此外,近期湖南多位“农口”官员都曾先后在公开场合带头吃鸡鸭,欲借此打破市场对禽类的“消费恐慌”
【标准表述】
虽然H7N9禽流感疫情被证实仍属散发,相关部门也纷纷加强了卫生检测,销售家禽两证不齐全、检测不合格,绝不允许进入市场;与此同时,相关专家也一再强调:目前没有...[ 查看全文 ]
半月谈时事政治:“卧底局长”陈家顺
【新闻链接】
“为乡亲卧底,你吃遍所有的苦,为百姓打工,你换来群众最多的甜。你乔装改扮,却藏不住心底最深的惦念;你隐姓埋名,可我们都知道你是谁,为了谁”,这是2012年央视“感动中国”组委会给“卧底局长”——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县人事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陈家顺的颁奖词。
面对荣誉,陈家顺的回答如此简单:“当干部就是为群众打工。”然而,他的“卧底”工作却不简单:从2007年9月起,他先后深入5家用工...[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