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相关文章

2013公共基础知识: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的相关文章推荐

2013公共基础知识: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

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一、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人民群众是指推动历史发展的社会绝大多数成员。它既具有量的规 定性,又具有质的规定性。从量的规定性来看,相对于个人而言,人民群众是社会成员的大多数。从 质的规定性来看,人民群众是指一切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社会力量。 当前,在我国,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劳动者,以及拥护社会主义和赞成祖国统一 的爱国者,都属于人民群众的范围。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第二,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第三,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但人民群众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是 受既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制约的。 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主要是指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杰出人物是指站在历史潮流前面,对 促进历史进步作出重要贡献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科学家、艺术家等。 杰出人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对人民群众实践活动的组织领导作用,对人民群众在 认识中的教育和引导作用。 正确认识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必须正确理解群众、阶级、政党、领袖之间的关系。... [ 查看全文 ]
2013-07-25

专题推荐:

2013公共基础知识: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的相关文章

2013公共基础知识: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进步和人的解放 一、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 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是社会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社会革命是社会制度的质变,是用新的社会 形态代替旧的社会形态;社会改革则是同一社会制度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社会革命和社会 改革都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表现,是社会形态的根本变革。社会革命的实质是先进的阶级推翻 落后的阶级,先进的社会制度代替落后的社会制度。社会基本矛盾...[ 查看全文 ]
2013-07-25

专题推荐:

2013公共基础知识:商品与货币

商品与货币 一、商品 商品是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它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或称两种属性,是使用价值和 价值的统一。 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存在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社会分工;二是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 社会分工使生产者或独立的经济主体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彼此都需要对方的产品,这就为交换 提供了必要性。由于生产资料和产品为不同的所有者所有,从事不同产品生产的生产者或经济主体 之间,...[ 查看全文 ]
2013-07-25

专题推荐:

2013公共基础知识:剩余价值

资本与剩余价值 一、货币转化为资本 (一)货币与资本的区别 资本是投人流通和周转过程,购置资源、组织生产从而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最初总是表现 为一定数量的货币。但是,货币本身并不是资本。作为商品交换媒介的货币与作为资本的货币,是有 根本区别的。这种区别表现在: (1)流通公式不同:商品流通公式是商品一货币一商品(W-G-W)。资本流通公式是货币一商 品一货币(G一W一G')。 (...[ 查看全文 ]
2013-07-25

专题推荐:

2013公共基础知识:资本积累

资本积累 一、资本主义再生产与资本积累 (一)资本主义再生产 社会生产总是连续不断周而复始进行的。这种不断重复不断更新的社会生产过程,就是社会再 生产。社会再生产按照它的规模来划分,可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资本主义生产的特征不 是简单再生产而是扩大再生产。 (二)资本积累 把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叫做资本积累。要使资本主义再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进行,就必须把 部分剩余价值转化为资...[ 查看全文 ]
2013-07-25

专题推荐:

2013公共基础知识: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的初步结合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党成立后,开始了把马克思列宁 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历史进程。 第一次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先后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湖南农 民运动考察报告》等著作,在分析了近代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基础上,提出了党在民...[ 查看全文 ]
2013-07-25

专题推荐:

2013公共基础知识:毛泽东思想的灵魂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一、实事求是 思想路线问题,本质上是一个用什么样的世界观、方法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问题。马克思、 恩格斯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工人阶级政党的思想路线奠定了理论基础。以毛泽 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的长期实践中,形成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是 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和根本点。 “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 查看全文 ]
2013-07-25

专题推荐:

2013公共基础知识:新民主主义社会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社会 一、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认清中国国情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认清国情,最根本的是认清中国的社会性质。 只有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才能认清中国革命的对象、任务、动力、性质、前途和转变。 毛泽东在1939年写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对中国社会的性质作了全面系统的论 述。他概括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 查看全文 ]
2013-07-25

专题推荐:

2013公共基础知识:社会主义建设

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 一、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 (一)人民民主专政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政权 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论证了在中国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历史 必然性。人民民主专政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政权。在当时的中国,人民 是指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二)人民民主专政是民主和专政的统...[ 查看全文 ]
2013-07-25

专题推荐:

2013公共基础知识: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 一、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的极端重要性 (一)统一战线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一大法宝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建立广泛的中国革命统一战线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首先是旧中国是 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无产阶级和地主大资产阶级都只占人口的少数,而农民、城市小资产阶 级以及其他中间阶级却占了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在这种情况下,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为了打倒共同 的敌人,就必须处理好同农民、...[ 查看全文 ]
2013-07-25

专题推荐:

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邓小平理论的地位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 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这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 邓小平理论是在我国改革开...[ 查看全文 ]
2013-07-23

专题推荐:

推荐访问
公共事务经理 物管中心公共设施管理部--客务主管 高中历史、政治、地理教师 咸宁中考历史真题 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武装警察部队 2015高考历史模拟题 历史学习 高中历史一对一辅导 作用力 2015高考历史高频考点 基础物流事业部业务员 物管中心公共设施管理部--强电 物管中心公共设施管理部经理 公共管理专业 积极的人民教师 签证基础 历史简介 人民法院 公共利益
热点推荐
申论真题 申论答题技巧 公务员考前预测题 资料分析 国家公务员考试成绩查询 综合指导 国考总分 423联考 公务员调剂 行测每日一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