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考研信息:河南新增四个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的相关文章
2013年兰州大学录取硕士研究生3076人
近日从兰州大学了解到,该校数学与统计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等30个学院2013年录取硕士研究生3076人,其中,考试录取2344人,推荐免试732人。硕士新生入学报到时间为9月5日,报名地点设在兰大盘旋路校区体育馆。新生入学报到后两个月内,须接受学校对其进行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业务及档案等复查。复查不合格者,将取消入学资格。...[ 查看全文 ]
考研政治强化阶段复习要点都有哪些
随着暑期的到来,2014年考研也逐步进入强化阶段。前期,我们并没有投入过多的精力在政治复习上,暑期,我们要逐步将其提上日程。我们只有在奠定一定的基础后,才能保证后期的复习做到游刃有余,如鱼得水。那么,究竟应该如何做好暑期政治复习呢?
一、基础任务收尾,为暑期强化复习做准备
在进入到暑假备考复习计划之前,在这里先重申一下基础任务,首先要对考研政治的考试范围、考试形式以及考试内容有一个初...[ 查看全文 ]
北大女硕士微博征集“福州话”
“征集福州市区年轻人一起调查福州话”。近日,一名北大硕士研究生微博征集福州话说得很利索的年轻人。微博引来众多网友的讨论,也吸引了不少网友应征。
北大硕士研究生为何调查福州话,征福州话讲得利索的年轻人?21日,记者采访了微博主人陈稚瑶,她是北京大学中文系一名硕士研究生,一个地道的福州人。征集发音人是为了收集语音材料,完成下学年的毕业论文。“没有想到反响这么大。”陈稚瑶说,微博发出后,引来众...[ 查看全文 ]
硕士就业现状:工资不如农民工
“年薪5万元,低于农民伯伯,叫我这个中文硕士情何以堪。”日前,武大校园BBS上的一则帖子引起众人争论。网名为“luoyueyifeng”的女硕士在南昌一家国企工作,目前年薪为5万元,然而当地房价已达8000元每平方米。苦闷的她向众人求解:是继续留在国企,还是跳槽?
嫌工资挣得少,大可以辞职去找高薪的工作。既想在国企有稳定体面的工作,又想拥有高工资,内心矛盾苦恼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动不...[ 查看全文 ]
首届“反贪硕士”拥有不同背景
何家弘是位作家,曾有海外研究者将他与《朗读者》的作者本哈德·施林克相提并论,因为他们都还拥有另一个身份,法学家。
3年多前,这位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正在改写自己的第四部小说,他试图在文学世界里建造一个“乌托邦”一座从腐败走向清廉的虚拟城市。也就在那时,他开创了人大首届“职务犯罪侦查方向硕士班”,试图也在课堂上建立一个小小的“乌托邦”。
这个班后来被坊间热炒为“反贪硕士班”。
...[ 查看全文 ]
怎样疏导“饱和”的考研复习心态
进入考研暑期阶段,大多数考生只有一个目标就是考研。为了这一目标,很少参与其它活动,只是重复着大量的学习,由于不断地重复同一要求,致使人的心理承受力到了不能再承受的程度,由此影响到人的工作或学习效果,我们称之为饱和现象。
有这样一个故事: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几分钟他很感动,打算捐出身上所有的钱;过了十分钟,牧师还在重复讲,他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用钱;又过了...[ 查看全文 ]
为节约复习时间 考研学子组团买早餐
考研学子为节省时间复习看书,倡议组团买早餐,得到众研友支持,研友纷纷打趣要求:“能不能三餐都包了啊?”
博主小梅是武昌理工学院大三学生,这个暑假留校复习为考研做准备,但是一直有一个问题困扰着他。小梅说,他们学校很大,每天早上他6点20左右到图书馆。要是去吃饭,从图书馆到食堂一来回加吃饭就要花一个小时,很耽误时间。由此他就想到可以召集准备考研的同学组团买早饭,排出一个工作表,这样大家...[ 查看全文 ]
2014考研 风雨再大 也要坚持
随着炎炎七月的到来,考研复习也进入了暑期强化阶段。基础阶段的学习之后,同学们也该进一步深入强化知识点。但同学们在和学习上的困难斗争的同时还要克服天气炎热的困难。这,给大家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正好比习武之中的“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我们的考研辅导名师结合多年辅导经验总结一下几点暑期复习注意事项与大家共勉。
强化阶段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在考研的复习中,方法固然重要,但我们主观的因素也起着...[ 查看全文 ]
导致“考研热”的原因有哪些
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考研,“考研热”也已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教育现象。据统计,我国2001年研究生报名人数为46万人,到现在2013年,增加到了176万人,人数增加了近四倍,这一增长趋势在今后可能还会得到加强。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考研热”的形成,就整体的社会氛围而言,考研热的出现与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有关。对此,跨考考研针对当前“考研热”现象的成因,做了一些调查。大多数考研的大学生以及还没...[ 查看全文 ]
考研复习要有良好的价值观
我们在面对2013年这样一个年头时,就业的困难已经不是为我们仅仅需要克服的问题了。因为学历高,所以自我期望大,注意知识的同时不注意心理健康等问题。为数不少的研究生在残酷的社会竞争下,因为压力的徒然增大,心理健康受到了严重的危害,甚至可能危害到自己和周围人的人身健康和安全问题。
当前的求职趋势处于严重的“狼多肉少”的现状,作为学历水平处于高知中档的研究生们就成为了场厮杀中注定无法中立的主...[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