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相关文章 半月谈公务员时事政治:微信收费的相关文章推荐
半月谈公务员时事政治:微信收费
在“不求变,即死亡”的产业环境中,惟有奋力创新,才能挽回“无边落木萧萧下”的颓势
过去十年用户每年增长将近1亿,100多万名员工每年实现营收11000亿元、净利润超过1500亿,如果工作在这样一个行业,你是不是感到特别踏实?
令人遗憾的是,这个曾经非常笃定的答案,如今变得不那么确定起来。十多年来风光无限的电信运营商,正面临着新世纪以来最严峻的技术挑战。这些天被炒得沸沸扬扬的微信收费问题,成为这一挑战的最新注脚。
微信,这项民营公司推出的免费即时通信业务,只用了两年时间,用户数就已超过3亿。它给中国移动等电信运营商带来的困扰,远远大于它所创造的网络流量收入。
这种困扰,用中国移动的话来说,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微信挤占大量信令通道,影响了其他用户的通信质量和效率;二是因为存在网间结算,微信产生的数据收入,不足以抵消移动由此向电信、联通支付的费用,这相当于让移动替微信埋单。正因如此,“微信收费”——运营商向微信服务商腾讯收费——成为一个“需要坐下来谈”的现实议题。
这些技术性的细节,对于普通用户而言,不那么好懂,也用不着全部弄懂。真正需要引起重视的,是微信等新应用对短信和语音通信等传统电信业务形成的巨大冲击。
事实上,互联网对电信业的冲击,早在世纪之交就已在欧美市场掀起风暴。...
[ 查看全文 ]
半月谈公务员时事政治:微信收费的相关文章
半月谈公务员时事政治2013:信息公开
唯有及时准确的信息公开,才能抚慰公众的焦灼无助
禽流感来袭,全国的目光强力聚焦,盖因公众太容易联想到10年前的非典。现在,从政府部门到社会公众都深知,在疫病突如其来的非常时期,牢牢维系民族凝聚力,让人们科学对待、沉着应战的首要一条,就是权威信息发布的公开透明。
我们并非从一开始就洞悉这一点。曾经,在负面事件出现时,一些部门和媒体会本能地选择沉默和观望,以致错失权威信息披露的先机。其后果不但影...[ 查看全文 ]
半月谈公务员时事政治2013:碾压事件
生命权是最高的人权,是最基本的公平正义,也是法律保护的基准线
“一起发生在河南中牟,另一起发生在湖北巴东,一个因不满土地被占用,另一个不满财产补偿,一人死于铲车之下,另一人则被水泥罐车碾轧致死。相隔仅3天,接连发生的这两起事件让人触目惊心。”央视《新闻1+1》4月1日播出的《制止农田里的“强拆”》,再次让我们直面这两起悲剧背后的沉重话题,并思考碾轧事件中的生命尊严和社会正义。
据报道,巴东肇...[ 查看全文 ]
半月谈公务员时事政治2013:天然气抢气风波
越是重大价格调整,就越要在信息披露、程序履行、政策引导等方面,把工作做扎实
近日,在“天然气价格将大幅上涨”的不实传言影响下,川陕甘鲁等地出现抢购天然气现象。国家发改委、各地物价部门纷纷出面辟谣。“闻风抢气”,令人深思。
重大价格行政决策绝非儿戏。2008年出台的《政府制定价格听证办法》明确规定: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公用事业价格、公益性服务价格和自然垄断经营的商品价格等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应...[ 查看全文 ]
半月谈公务员时事政治:三公消费
三公消费“看得懂”,不仅是技术要求,更是确保制度产生实效的关键环节
在国务院第一次廉政工作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提出,从今年开始,要逐步实现县级以上政府公务接待经费公开。公开的形式要通俗,要让老百姓看得懂,可以有效地监督政府。这两个要求看似简单,但意义重大,标志着规范三公消费迈出实质性一步。
规范三公消费的法理首先在于“看得见”。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让人民监督权力,让...[ 查看全文 ]
半月谈公务员时事政治:削弱苹果的嚣张气焰
从根本上说,诚信原则是最起码的商业道德,也是市场经济的基础,更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底线。不管这企业有多大来头,也跳不出这个基本原则
苹果公司在中国,一直是以励志片面目出现的,乔布斯的传奇恨不得成了创新的楷模。近些日子,这部苹果励志片忽然有演变成烂片的趋势:无视中国消费者、售后服务分三六九等、涉嫌偷税漏税、被抓到错处还死不认账……甚至还好意思自我称许“为消费者提供无与伦比的用户体验”。
中国有句...[ 查看全文 ]
半月谈公务员时事政治2013:裸官
“裸官”已成为一个让贪腐行为加速、加剧的出口,需适当加以限制,有针对性地进行监管
继中央纪委二次全会申言“加强对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国(境)外的国家工作人员的管理和监督”后,地方也强力跟进。近日,广州市纪委决定,今年将对这种所谓“裸官”加大监督力度。
“裸官”是一种形象的说法,是指亲属移居国外的官员。其实,在全球化时代,个人有跨境迁徙的权利,即便领导干部家属也不例外。但也要看到,对公职人员提出政...[ 查看全文 ]
半月谈公务员时事政治2013:吃人的井盖
治理下水道问题,需要全社会凝聚治本的合力
又一起“下水道吃人”的悲剧发生了。22日的暴雨夜,女大学生杨丽君不慎落入长沙城区一处下水道,随即被急流卷走,下落不明。事发后,当地公安、消防、卫生、市政、街道办事处等均派人赶赴现场救援,媒体也将聚光灯对准吞噬生命的洞口,网友纷纷祈祷落井者能奇迹般生还。
伤感、愤怒、期望之余,我们还是应该冷静地想一想几个老问题:为什么需要那么多井盖?为什么需要那么多部...[ 查看全文 ]
半月谈时事政治2013:公款吃喝
管住公款吃喝的嘴、公款旅游的腿,不能靠个人觉悟,靠的是严格制度和严明纪律
公款吃喝,百姓反感,干部怎么看?最近,《人民论坛》杂志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超过八成的受访干部对享受高规格公款接待感到愧疚。联想起此前有干部抱怨“一天陪洗八次澡”、感慨“做梦都想喝小米汤”,这一数据折射的干部心态更耐人寻味。
可能有人会说,一边享受公款接待,通体舒泰,一边感到愧疚,良心不安,是不是有点矫情?其实,不必如此...[ 查看全文 ]
半月谈半月评论:官二代“坑爹”
21日,一名名叫栾海燕的山东女子大闹广东白云山机场。登机拒绝过机场安检,不配合机场人员指示,还声称“爸爸以前是一名干部,爸妈都是公务员”。
又有一个“官二代”坑爹了,昨日,一名女子在北京机场不配合安检人员工作,擅自不遵守机场安全规定,还声称“爸妈都是公务员,自己是党员”,可就过了一会,该女子又改口称自己别并不是党员而是个演员。
该女子到底是不是演员我们不得而知,但从他说话的口气中我们似乎听出...[ 查看全文 ]
半月谈时事政治2013:公务员8年吃空饷
日前,本网的报道《上饶一教育局职工吃空饷8年》的新闻,引起广大网友的关注。事情被曝光后,信州区教育局给出了召回该公职人员回岗工作的处理结果。然而,该处理结果一经公布,不少网友并不“买账”,认为8年吃的近20万元的空饷不能如此一笔勾销。
现状:官方称已回岗上班
日前,据网友反映,上饶市信州区教育局职工徐益珍从2005年以来,就被借调到江西省方志敏研究会工作,然而8年以来,徐益珍并没有在教育局和...[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