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相关文章 半月谈时事政治2013:到此一游的相关文章推荐
半月谈时事政治2013:到此一游
文明习惯的养成不分海内外,文明素养的提升,更需要每个人的日常践行
埃及卢克索神庙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浮雕上,刻划着汉字“丁××到此一游”。近日,有人在微博上贴出这样一幅刺目的照片,发布者“无地自容”的心情,也成为很多网友的一致感受。
“没到过卢克索,就不算到过埃及。”神庙与汉字,两大文明竟以如此方式相遇,实在让人尴尬。不管是真心喜爱、跟风模仿还是年幼无知、出于炫耀,这种行为不仅污损了人类文明的瑰宝,也为中国游客添了一笔不良记录。
相对大多数中国游客的有序有礼,少数人的不良表现更容易被放在公共外交的聚光灯下。不讲卫生、不遵守公共秩序、踩踏黄线、在飞机上争夺行李架空位……因为这些行为,中国游客甚至在国外一家市场调研机构的调查中,名列“最差游客榜”第二名。当中国出境旅游人数从2000年的1000万人次快速增长至2012年的8300万人次,“每个人都是一部中国读本”,这句提醒更有特殊含义。
“到此一游”的风波,理应成为反思文明素养的契机。面对刻字,现场中国游客莫不感觉羞愧,甚至连导游也赶紧走开。微博热议、媒体讨论中,惭愧、耻辱的情绪,谴责、反省的主调,也让人看到整个社会对文明素质的强烈吁求、一个国家文明意识的自我审思。当事孩子的父母也主动联系媒体,流下忏悔...
[ 查看全文 ]
半月谈时事政治2013:到此一游的相关文章
半月谈时事政治2013:火箭提拔
所谓“不拘一格”,不是以官场潜规则突破选人、用人标准,而是以公开、平等、竞争、择优而用的显规则让年轻才俊走上前台
两天前,武汉大学确认了28岁的邓鹤翔是该校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正教授。与此消息相伴的,是网上此起彼伏的赞扬声,热烈的掌声送给了年轻有为的邓鹤翔,也送给了给年轻才俊以舞台的武汉大学。
而此前两周,27岁的年轻干部徐韬因“破格提拔”被网友围观。徐韬事件连带5名责任人受到警告、诫勉谈话等...[ 查看全文 ]
半月谈时事政治2013:大米镉含量超标
生产者有所敬畏,政府部门有所作为,才能够纾解“镉米”焦虑,降低“镉米”危害
日前,广州餐饮环节食品及相关产品抽检结果显示,44.44%的大米存在镉含量超标。这一消息,令人寝食难安。毕竟,大米是主食,对南方人而言,它甚至无可替代。
尽管有专家及时回应说,中国大米镉限量标准要严于国际标准。此次镉超标的大米,超的是国内标准,而与国际标准大体相持,公众不必恐慌。但毕竟,超标就是超标了!正因此,有一种强...[ 查看全文 ]
半月谈时事政治2013:农村孩子上学难
解决好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比例偏低的问题,既是保障他们的受教育权乃至平等就业权,也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提高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的比例;安排18.5万个名额由东部高校招收中西部考生;扩大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将去年面向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1万名重点高校招生计划增至3万名招生,高校覆盖所有“211工程”和中央部属高校特别是知名高校——2013年高考在即,来自国务院常务会的部署要求,不仅让勤奋好学...[ 查看全文 ]
半月谈时事政治2013:暴力征地
征地中,合法是必须坚守的底线,暴力是不可触碰的红线
近日,国土资源部下发《关于严格管理防止违法违规征地的紧急通知》(相关报道见本报5月15日二版),要求进一步加强征地管理,防止违法违规征地,杜绝暴力征地行为。
客观地看,征地是推进城镇化的必然之举。合理的征地和补偿安置,既能促进地方产业布局的升级调整,也是解决农民贫困和就业问题的契机。不过现实中,围绕征地也衍生出一系列问题,在一些县里,因征地...[ 查看全文 ]
半月谈时事政治2013:打破行业潜规则
能不能成为中央八项规定的践行者,能不能远离商业陋习、打破潜规则,相信国企能交出更好答卷
这两天,2012年上市公司年报公布后,人们发现,招待费排名前十的均为国企,总额逾29亿元,一时间引来人们的热议。
应该说,企业根据业务经营的合理需要,列支一定数量的业务招待费,既合理,也合规。几天前,中国铁建因业务招待费面对质疑时,企业方面和相关部门也曾回应,单就数额看有些咋舌,但相对营业额,并没有超过所...[ 查看全文 ]
半月谈时事政治2013:户籍制度改革
户籍制度的改革是负重前行,牵一发动全身,事关社会公平正义、城乡百姓福祉和社会稳定,只能在改革条件相对成熟的区域稳步推进
你是农民,还是市民——在中国,这是一个敏感的问题,触及的也是改革最头疼的领域。
中国地域辽阔,利益诉求多元,各种矛盾复杂多样。“中国发展的最大红利是改革”已成共识,但是红利如何释放?对于步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中国改革,习近平总书记有两句话让人印象深刻,一句是要“敢于啃硬骨头,...[ 查看全文 ]
半月谈时事政治2013:PX项目
通过有效沟通达成共识,以协商方式解决问题,才可能实现社会利益最大化
曾在厦门、大连、宁波等地引来广泛争议的PX项目,最近再次在彭州、昆明掀起舆论波澜。公众担心重化工项目的环境风险,政府和企业则力证其安全。上马还是暂停,成了一个谁也说服不了谁的问题。
即便不考虑居民因当地情况而产生的怀疑,如彭州项目处于成都“上风上水”、地震断裂带等,PX项目本身就是一个敏感词。从2007年因厦门市民的“散步”...[ 查看全文 ]
半月谈时事政治2013:如何培养公民的规则精神
行政执法的行为纠偏和矫治功能,关键不在于处罚的强度,而在于执法的密度与持久度
闯红灯可谓现代城市治理的顽疾,如何有效纠治这一现象,让不少城市管理者伤透脑筋。在经过近一个月“缓冲期”之后,北京5月6日正式开始对“组团式过马路”说“不”,对不听劝阻、带头硬闯红灯的行人和非机动车分别处以10元和20元的罚款。
想铲除闯红灯这样的“城市牛皮癣”,仅仅寄希望于一场运动式的治理并不现实,即便是像北京那样...[ 查看全文 ]
半月谈时事评论:捍卫食品安全
捍卫食品安全,既需要日益严密的立法,更需要“毫无例外”的执法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如果说,今天有什么能牵动13亿国人的神经,食品安全一定名列前茅。而打造食品安全体系,法治无疑是最有力的武器。
近日,公检法再出重拳,公安部公布了十起打击肉制品犯罪典型案例,“两高”针对危害食品安全的犯罪行为颁布了最新的司法解释。这些联合举动的背后,彰显了鲜明的“国家态度”:对当前的食品安全,一要严惩,二...[ 查看全文 ]
半月谈时事政治:红十字会如何走出信任危机
不能指望某一次或几次给力的救助,就令公众刮目相看、既往不咎
“红十字”是什么?灾难中,它是救死扶伤的天使。饥荒里,它是起死回生的希望。战场上,子弹都为红十字会旗让路,因为它代表无条件的同情、博爱、奉献和拯救。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近乎圣洁的组织,这些天来却要承受无休止的怀疑和质问。仍在持续的芦山地震救援中,中国红十字会,这个全球最大的人道组织,先是在募集善款时遭遇了众多网民的质疑,募款一度落在其...[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