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相关文章 2013公共基础知识:数罪并罚制度的相关文章推荐
2013公共基础知识:数罪并罚制度
数罪并罚制度
一、数罪并罚的概念与特征
数罪并罚,是指人民法院对于行为人在法定时间界限内所犯数罪分别定罪量刑后,按照法定的并罚原则及刑期计算方法决定其应执行的刑罚的制度。
二、数罪并罚的原则
数罪并罚的原则,是指对一人所犯数罪合并处罚所依据的原则。简单地说,就是对数罪如何实行并罚。各国刑法基于不同的刑事政策规定了不同的数罪并罚原则,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种:
(一)并科原则
并科原则,是指将一人所犯数罪分别宣告的各罪刑罚绝对相加、合并执行的合并处罚原则。
(二)吸收原则
吸收原则,是指在对数罪分别宣告的刑罚中,选择其中最重的刑罚为执行的刑罚,其余较轻的刑罚被最重的刑罚所吸收,不予执行的合并处罚原则。
(三)限制加重原则
限制加重原则,是指以一人所犯数罪中法定(应当判处)或已被判处的最重刑罚为基础,再在一定的限度之内对其予以加重作为执行并罚的合并处罚原则。
我国刑法在第69条从总体上确立了限制加重原则,同时兼顾考虑了并科原则和吸收原则,具体来说:
第一,对判决宣告的数个主刑为有期自由刑、拘役或管制的,采取限制加重原则。有期徒刑、拘役和管制本身都有一定的期限,因此,在数刑的综合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是比较恰当。但是,如果总和刑期过高,决定执行...
[ 查看全文 ]
2013公共基础知识:数罪并罚制度的相关文章
2013公共基础知识:刑罚执行
刑罚执行
刑罚执行,是指法定的司法机关将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根据判决所确定的刑罚而将其付诸实施的刑事司法活动。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08条的规定,下列判决和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1)已过法定期限没有上诉、抗诉的判决和裁定;(2)终审的判决和裁定;(3)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的死刑判决和高级人民法院核准的死刑缓期2年执行的判决。
推荐阅读: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及答...[ 查看全文 ]
2013公共基础知识:缓刑
二十 缓刑制度
一、缓刑的概念
缓刑,是指对犯罪人判处刑罚,但在一定时间内暂缓执行刑罚的制度。
缓刑的基本特点是:判处刑罚,同时宣告暂缓执行,但又在一定期限内保持执行的可能性。缓刑只适用于罪行较轻、社会危害性和人身危险性较小,具有悔罪表现,认为暂缓执行刑罚不致再危害社会的犯罪分子。原判刑罚的不予执行是以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没有再犯新罪,或者未被发现漏罪,或者没有违反法律、法规或者有关规定...[ 查看全文 ]
2013公共基础知识:减刑
二十一 减刑制度
减刑,是指对于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期间,由于确有悔改或者立功表现,因而将其原判刑罚予以适当减轻的一种刑罚执行制度。
减轻原判刑罚有两层含义:一是将原判较重的刑种减为较轻的刑种。如把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但有期徒刑不能减为拘役或者管制;二是将原判较长的刑期减为较短的刑期,即将有期徒刑、拘役、管制的刑期缩短。
一、减刑的适用条件
根据刑...[ 查看全文 ]
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三十九)
1.定期考核的结果影响着公务员的任职。导致按照规定程序降低公务员一个职务层次任职的定期考核结果是( )。
A.合格 B.称职 C.不合格 D.不称职
2.A县环保局在环境执法中,发现B企业存在私自排放污染物的行为,经过其上级环保行政主管部门C市环保局的批准,决定对B企业罚款10万元,罚款单盖上A县环保局的公章。B企业对此行政处罚不服,为此,B企业提起行政诉讼。被告是( )。
A.A县环保...[ 查看全文 ]
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三十八)
1.下列行为载体所承载的行政行为中属于具体行政行为的是( )。
A.某市政府发布的关于某胡同的拆迁决定
B.北京市政府出台的奥运会期间交通管制的通告(该通告规定了奥运会期间某些道路在某些时段的禁行以及限制通行的内容)
C.某市政府制定的关于进出该市的车辆的收费标准
D.某部委发布的要求所有的医院均不得与某企业签订某种药品买卖合同的通知
2.甲企业申请的某采矿许可有效期限将于2006年1...[ 查看全文 ]
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三十七)
1.组建跨国联盟,反映了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跨国公司的主导作用()。
A.增强 B.削弱 C.不变 D.消失
2.“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这两种不同提法的区别在于()。
A.是否把非公有制经济视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
B.是否承认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
C.是否认为非公有...[ 查看全文 ]
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三十六)
1.生产全球化改变了国际分工的内容( )。
A.使垂直型国际分工发展为水平型国际分工
B.使水平型国际分工发展为垂直型国际分工
C.使独立型国际分工发展为联系型国际分工
D.使水平型国际分工发展为扁平型国际分工
2.跨国公司的实质是( )。
A.最大限度地追逐巨额垄断利润
B.高度国际化的资本垄断组织
C.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同时进行经济活动的公司或企业
D.世界经济中集投资、...[ 查看全文 ]
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三十五)
1.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主要表现在( )
A.为人们提供基本生活资料 B.为轻工业提供重要原料
C.为工业发展提供广阔市场 D.为经济建设提供资金积累
2.下列关于国际组织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石油输出国组织通过实行石油生产配额限制维护石油生产国利益
B.博鳌亚洲论坛是第一个总部设在中国的国际会议组织
C.蒙古国是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员国之一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联合国的...[ 查看全文 ]
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三十四)
1.拉动经济增长的需求有( ):
A.投资需求 B.消费需求
C.储蓄需求 D.出口需求
2.利率是一国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重要杠杆。变动利率对经济影响的一般规律是( )
A.提高利率,储蓄减少 B.降低利率,投资会减少
C.提高利率,会抑制通货膨胀 D.降低利率,消费会减少
3.下列国家中,尚未加入欧元区的是( )
A.西班牙 B.比利时
C.卢森堡公国(大公国) D.英国
4...[ 查看全文 ]
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三十三)
1.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主要表现在( )
A.为人们提供基本生活资料 B.为轻工业提供重要原料
C.为工业发展提供广阔市场 D.为经济建设提供资金积累
2.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0年以来,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东南沿海、北京等经济发达地区。据估计,其人数已达8000万之多。造成这样大规模的“民工潮”的最不可能的原因是( )
A.农民到城市打工享受到与城里人一样的待遇
B.民...[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