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相关文章 公共基础知识预测题(14)的相关文章推荐
公共基础知识预测题(14)
1.( )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和谐社会理论
D.科学发展观
2.从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来看,“望梅不能止渴”,原因在于( )。
A.精神与物质不具有同一性
B.精神对物质具有相对独立性
C.精神不能转化为物质
D.观念的东西不能代替物质的东西
3.函在文种上属于( ),在公务活动领域上属于( )。
A.规范性文件;通用文件
B.商洽性文件;通用公文
C.陈述呈请性文件;专用文件
D.领导性指导文件;专用公文
4.人们往往将法律称为“国法”,因为它( )。
A.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B.具有普遍约束力
C.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D.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5.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表现为( )。
A.前者是目的,后者是手段
B.前者是基础,后者是目标
C.前者是内容,后者是形式
D.二者互为条件、相互依赖
点击下一页查看答案。[page]
1.D【解析】本题是时事考查题,所考内容是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关于“科学发展观”的原话。
2.D【解析】意识是物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它虽然对物质...
[ 查看全文 ]
公共基础知识预测题(14)的相关文章
公共基础知识预测题(13)
1.一切唯心主义都主张( )。
A.世界是不可认识的
B.人在神的启示下可以认识世界
C.世界万物不过是“感觉的复合”
D.认识归根结底来源于精神
2.若发现已生效的行政执法行为违法或不当,则( )。
A.原行政机关无权废止
B.原行政机关或上级行政机关有权撤销
C.只有权力机关有权撤销
D.相对一方当事人有权变更
3.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 )。
A.把世界先进...[ 查看全文 ]
公共基础知识预测题(12)
1.为贬低他人而取绰号的行为侵犯了公民的( )。
A.隐私权 B.名誉权 C.肖像权 D.健康权
2.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是要满足人们的( )。
A.小康生活需要 B.基本生活需要
C.富裕生活需要 D.现代化生活需要
3.信访是一种( )。
A.立法监督 B.政党监督 C.社会监督 D.都不是
4.行政领导者决策能力的强弱与决策艺术高低主要体现在( )上。
A……宏观决策 B.风险...[ 查看全文 ]
公共基础知识预测题(11)
1.( )是划分阶级的依据。
A.人数 B.收入
C.权利 D.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
2.关于我国书信的习惯和格式,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封书信一般应有“称呼”、“正文”、“祝语”、“署名”、“日期”等部分
B.给老师写信,称呼部分如果连名带姓写上,就显得不够恭敬
C.书信的“祝语”部分,如写“此致敬礼”应将“此致”退后两个格的位置,“敬礼”则另起一行顶格书写
D....[ 查看全文 ]
公共基础知识预测题(10)
1.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望厦条约》
2.我国现在实行的政党制度是( )。
A.一党制 B.多党制
C.多党合作 D.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
3.关于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错误的说法是( )。
A.表明我党坚持这一路线的坚定性和长期性
B.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客观要求
C.目前已经过...[ 查看全文 ]
公共基础知识预测题(9)
1.我们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保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是( )。
A.着重从思想上建党
B.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
C.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
D.真正做到“三个代表”
2.行政机关对自己制定的法律所作的解释属于( )。
A.立法解释B.行政解释C.司法解释D.适用解释
3.当前,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的统一战线被称为( )。
A.民主统一战线B....[ 查看全文 ]
公共基础知识预测题(8)
1.印度一位教授曾对一棵树算了两笔不同的账:一棵正常生长50年的树,按市场上的木材价格计算,最多值300多美元;但从它产生的氧气、减少大气污染、涵养水源、可以为鸟类与其他动物提供栖息环境的生态效益看,则值20万美元。这种算账方法强调了( )。
A.事物存在的客观性
B.人类认识的主观性
C.事物联系的多样性
D.事物运动的规律性
2.“一国两制”的构想最早开始于( )
A.香港问题...[ 查看全文 ]
公共基础知识预测题(7)
1.改革的实质和目的是( )。
A.否定或取消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B.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
C.实现现代化军事强国的战略目标 D.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我国的编制工作采取( )领导体制。
A.归口管理 B.统筹统分
C.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D.各管各的
3.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可以委托诉讼代理人的人数为( )。
A.l人 B.l一2人 C.3人 D.1一3人
4....[ 查看全文 ]
公共基础知识预测题(6)
1.2006年5月8日,王某骑车回家经过一工地时,掉入没有设置明显标志和采取安全措施的坑中,造成骨折。王某于同年6月10日找到建设项目的发包人和承包人要求赔偿,两单位相互推诿。同年6月13日,王某前往法院起诉,突遭台风袭击,中途返回。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本案诉讼时效期间于2007年6月10日届满
B.王某6月13日的行为引起诉讼时效中断
C.发包人应承担民事责任
D.承包...[ 查看全文 ]
公共基础知识预测题(5)
1.法的要素主要包括( )。
A.法律规则 B.法律原则 C.法律概念 D.法律事实
2.不需清退的文件包括( )。
A.绝密文件 B.群众上访信件
C.过时的文件 D.仅供领导传阅或审阅的文件
3.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包括( )。
A.民主纲领 B.经济纲领 C.政洽纲领 D.文化纲领
4.群众观点包括( )。
A.一切向群众负责的观点 B.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C...[ 查看全文 ]
公共基础知识预测题(4)
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名言所包含的哲理是( )。
A.个人价值融于社会价值中 B.人的自由是相对的
C.人的发展具有历史阶段性 D.社会发展要以人为本
2.地方性行政法规,应由( )制发。
A.国家主席 B.国务院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政府
3.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法定事项时所使用的文种是( )。
A.布告 B.通告 C.公告 D...[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