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 中国式游学的5大特色值得警惕
暑期将至,“游学”产业急剧升温,各种“游学”产品打着“体验营”“圆梦游”等旗号招揽着学生和家长。提高口语水平、开拓国际化视野、为日后留学进行铺垫……难以抵挡的诱惑,加上怀揣着良好的期望,不少家长不惜重金将孩子送上了“游学”之路。然而,整个行程结束,一些参与者却表示并没有得到预期中的收获。 游学本来是促进各国之间文化交流的一个良好渠道,在中国,却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式游学”。中国式的游学,名校参观交流只是“到此一游”,英语水平是购物练出来的,貌似,这不是去游学,而是去扫货,去景点。如此的“中国式游学”,表明了当前中国游学市场的混乱和不规范,以及家长对游学的盲目跟风,下面列出“中国式游学”的5大特色,防止学生和家长受骗。 【1】出国游学 购物成主角 2012年7月,在美国工作的网友Yrbbes发了一条微博:“在Woodbury Info Center外看见一群席地而坐的女孩子啃汉堡,好些人在拍照。上前一问才知道是北京一小学的,老师带着出国来玩。想不明白带小学生来woodbury买什么,大热天让学生在外面坐地上吃麦当劳,老师们却在名牌店疯狂购物。-____-!! ” 这条微博引发网友对游学的关注,其实,游学成扫货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在新闻报道中。在2011年8月,宁波的潘女士花两万七千元送... [ 查看全文 ]出国留学 中国式游学的5大特色值得警惕的相关文章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