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会计证《会计基础》第十三章第四节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讲义
第四节 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 一、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内容 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更新改造支出、修理费用等。企业的固定资产投入使用后,由于各个组成部分耐用程度不同或者使用的条件不同,因而往往发生固定资产的局部损坏。为了保持固定资产的正常运转和使用,充分发挥其使用效能,就必须对其进行必要的后续支出。 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通常包括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日常修理费、大修理费用、更新改造支出、房屋的装修费用等。 固定资产发生的更新改造支出、房屋装修费用等,如果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同时将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扣除;反之,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固定资产的大修理费用和日常修理费用,通常不符合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固定资产后续支出可分为资本化后续支出和费用化后续支出两种形式。 二、资本化后续支出的核算 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等后续支出如果满足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则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也就是说,固定资产后续支出资本化确认条件等同于固定资产初始确认条件。如果固定资产后续支出存在被替换的部分,应扣除其账面价值,重新计算确定固定资产原价。 企业发生固定资产后续支出时,如果符合资本化条件,应将该固定资产的原价、已计提的... [ 查看全文 ]江苏会计证《会计基础》第十三章第四节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讲义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