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相关文章 2013公共基础知识:法的实施与解释的相关文章推荐
2013公共基础知识:法的实施与解释
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实施与解释
一、法的实施
法的实施,是指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运用。法的实施使纸面上的法变成行动中的法,使法律规范从抽象的行为模式变为具体的行为,从应然状态进入实然状态,从而为实现立法目的、实现法的作用和价值提供了前提条件。
以实施法的主体和法的内容为标准,法的实施方式可以分为三种:法的遵守、法的执行和法的适用。
(1)法的遵守,又称“守法”,是指各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严格依照法律规定去从事各种事务和行为的活动。“依照法律规定”不仅指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还包括享受法律规定的权利。在我国,守法主体可以分为三类:公民;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事业组织等;我国领域内的外国组织、外国人和无国籍人。
(2)法的执行,简称“执法”,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执行法律的活动。
(3)法的适用,简称“司法”,是指国家司法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具体应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法的适用主体在实行三权分立的国家里,是法院。我国法的适用主体是司法机关——法院和检察院。
二、法律解释
(一)法律解释的概念
法律解释,是指一定的人或组织对法律规定含义的说明。
(二)法律解释的分类
法律解释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分类:其一,根据解释主...
[ 查看全文 ]
2013公共基础知识:法的实施与解释的相关文章
2013公共基础知识:公民的权力和义务
一、公民的基本权利
公民是一个法律概念,它通常是指具有某个国家国籍的个人。《宪法》第33条第1款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具有我国国籍是成为我国公民的唯一资格条件。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指宪法所规定的公民享有和履行的最重要的权利和义务。
1.平等权
平等作为权利,就是指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不受差别对待,要求国家同等保护的权利。它主要表现为以下内容:第一,所...[ 查看全文 ]
2013公共基础知识:行政法概述
行政法概述
一、行政法的概念
行政法,是指有关国家行政管理的各种法律规范的总和,是以行政关系为调整对象的一个仅次于宪法的独立法律部门,其目的在于保障国家行政权运行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行政法是一个庞大的法律体系,它包括行政组织法、公务员法、行政行为法(也可分解为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等)、行政程序法、行政责任法和行政救济法(行政复议法与行政诉讼法)等。
二、行政主体与相对人
(一)行政主体...[ 查看全文 ]
公共基础知识预测题(19)
1.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 )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A.疾病
B.年老
C.丧失劳动能力
D.年老、疾病或丧失劳动能力
2.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时,应当把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改为( )。
A.1年以上5年以下
B.3年以上5年以下
C.3年以上10年以下
D.1年以上10年以下
3.物权是指权利人对物的( )。
A.直接占有和支配...[ 查看全文 ]
公共基础知识预测题(18)
1.生产关系包括三个方面的具体内容,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A.产品如何分配 B.生产资料归谁所有
C.生产方式怎样 D.人们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和关系如何
2.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是( )。
A.圣西门和欧文 B.马克思和恩格斯
C.列宁和斯大林 D.毛泽东和邓小平
3.行政法制外部监督是指( )。
A.行政系统以外的国家权力机关监督
B.行政系统以外的司法机关监督
C.行...[ 查看全文 ]
公共基础知识预测题(17)
1.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 )。
A.可以制约和影响社会发展 B.可以决定国家的贫富强弱
C.可以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D.可以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
2.《韩非子》载“上古之世……民食瓜果蚌蛤,腥臊恶臭,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懂得“钻燧取火”的我国远古居民相当于( )。
A.元谋人 B.蓝田人
C.北京人 D.山顶洞人
3.老张是私营企业主,他每月都按时向税务...[ 查看全文 ]
公共基础知识预测题(16)
1.行政处罚法规定了一系列保证行政处罚公开的制度有( )。
A.资讯公开制度 B.告知制度
C.听取意见制度 D.听证制度
2.感性认识的特点是( )。
A.对事物表面现象的认识
B.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C.对事物直接的认识,具体生动,丰富多彩
D.对事物间接性的认识
3.邓小平指出,在改革开放中我们始终坚持的根本原则是( )。
A.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B.坚持按劳分配与...[ 查看全文 ]
公共基础知识预测题(15)
1.个人业主制企业的特点主要有( )。
A.业主个人出资兴办
B.企业规模一般较小
C.内部管理机构简单
D.对企业的债务不负责任
2.上诉成立的条件是( )。
A.上诉人必须具备上诉权
B.必须有适当的被上诉人
C.当事人应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D.必须在法律规定的上诉期限内上诉
3.有关行政立法,正确的表述是( )。
A.行政立法是行政机关的行为
B.行政立法是国...[ 查看全文 ]
公共基础知识预测题(14)
1.( )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和谐社会理论
D.科学发展观
2.从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来看,“望梅不能止渴”,原因在于( )。
A.精神与物质不具有同一性
B.精神对物质具有相对独立性
C.精神不能转化为物质
D.观念的东西不能代替物质的东西
3.函...[ 查看全文 ]
公共基础知识预测题(13)
1.一切唯心主义都主张( )。
A.世界是不可认识的
B.人在神的启示下可以认识世界
C.世界万物不过是“感觉的复合”
D.认识归根结底来源于精神
2.若发现已生效的行政执法行为违法或不当,则( )。
A.原行政机关无权废止
B.原行政机关或上级行政机关有权撤销
C.只有权力机关有权撤销
D.相对一方当事人有权变更
3.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 )。
A.把世界先进...[ 查看全文 ]
公共基础知识预测题(12)
1.为贬低他人而取绰号的行为侵犯了公民的( )。
A.隐私权 B.名誉权 C.肖像权 D.健康权
2.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是要满足人们的( )。
A.小康生活需要 B.基本生活需要
C.富裕生活需要 D.现代化生活需要
3.信访是一种( )。
A.立法监督 B.政党监督 C.社会监督 D.都不是
4.行政领导者决策能力的强弱与决策艺术高低主要体现在( )上。
A……宏观决策 B.风险...[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