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相关文章

2013公共基础知识:法的特征的相关文章推荐

2013公共基础知识:法的特征

法及其特征 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以权利义务为调整机制并通过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调整行为关系的社会规范。法与道德、宗教等规范相比,具有如下特征: 第一、法是调整人的行为进而调整社会关系的规范 法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为调整对象,而道德、宗教规范主要是通过约束、控制人的思想来完成社会调整。 第二、法是由国家制定、认可和解释,并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 相对于法,宗教规范只是对宗教成员有约束力的社会规范,并主要依赖教徒的自愿和自我克制来实现。 第三、法是规定权利与义务的社会规范 权利和义务是法的主要内容。通过权利和义务的规定,人们就可以明确自己可以做什么或该做什么以及他人将会怎样行为,从而确定自己的行为和预测他人的行为,最终实现利益的合理、有序分配,完成对社会关系的调整。虽然道德、宗教等社会规范也规定义务,但它们轻视权利、不承认利益,只提倡对社会、对他人的责任和义务。 第四、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 这是法区别于其他社会规范的又一重要特征。尽管许多社会规范也有强制力,但其强制力不具有国家性。比如宗教规范,其强制力是以教徒的自我克制为主,兼及宗教组织的外在强制。 公务员频道推荐: 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3公共基础知识汇总... [ 查看全文 ]
2013-08-31

专题推荐:

2013公共基础知识:法的特征的相关文章

2013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关系

法律关系 (一)概念与特征 法律关系,是在法律调整人们行为过程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法律关系主要有三个特征:(1)法律关系是以法律规范为前提而形成的社会关系;(2)法律关系是以法律上的权利、义务为纽带而形成的社会关系;(3)法律关系是以国家强制力作为保障手段的社会关系。 (二)法律关系的主体与客体 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有:主体、客体以及内容(权利与义务)。这里仅对前二...[ 查看全文 ]
2013-08-31

专题推荐:

2013公共基础知识:法的实施与解释

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实施与解释 一、法的实施 法的实施,是指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运用。法的实施使纸面上的法变成行动中的法,使法律规范从抽象的行为模式变为具体的行为,从应然状态进入实然状态,从而为实现立法目的、实现法的作用和价值提供了前提条件。 以实施法的主体和法的内容为标准,法的实施方式可以分为三种:法的遵守、法的执行和法的适用。 (1)法的遵守,又称“守法”,是指各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 查看全文 ]
2013-08-31

专题推荐:

2013公共基础知识:公民的权力和义务

一、公民的基本权利 公民是一个法律概念,它通常是指具有某个国家国籍的个人。《宪法》第33条第1款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具有我国国籍是成为我国公民的唯一资格条件。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指宪法所规定的公民享有和履行的最重要的权利和义务。 1.平等权 平等作为权利,就是指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不受差别对待,要求国家同等保护的权利。它主要表现为以下内容:第一,所...[ 查看全文 ]
2013-08-31

专题推荐:

2013公共基础知识:行政法概述

行政法概述 一、行政法的概念 行政法,是指有关国家行政管理的各种法律规范的总和,是以行政关系为调整对象的一个仅次于宪法的独立法律部门,其目的在于保障国家行政权运行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行政法是一个庞大的法律体系,它包括行政组织法、公务员法、行政行为法(也可分解为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等)、行政程序法、行政责任法和行政救济法(行政复议法与行政诉讼法)等。 二、行政主体与相对人 (一)行政主体...[ 查看全文 ]
2013-08-31

专题推荐:

公共基础知识预测题(19)

1.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 )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A.疾病 B.年老 C.丧失劳动能力 D.年老、疾病或丧失劳动能力 2.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时,应当把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改为( )。 A.1年以上5年以下 B.3年以上5年以下 C.3年以上10年以下 D.1年以上10年以下 3.物权是指权利人对物的( )。 A.直接占有和支配...[ 查看全文 ]
2013-08-06

专题推荐:

公共基础知识预测题(18)

1.生产关系包括三个方面的具体内容,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A.产品如何分配 B.生产资料归谁所有 C.生产方式怎样 D.人们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和关系如何 2.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是( )。 A.圣西门和欧文 B.马克思和恩格斯 C.列宁和斯大林 D.毛泽东和邓小平 3.行政法制外部监督是指( )。 A.行政系统以外的国家权力机关监督 B.行政系统以外的司法机关监督 C.行...[ 查看全文 ]
2013-08-06

专题推荐:

公共基础知识预测题(17)

1.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 )。 A.可以制约和影响社会发展 B.可以决定国家的贫富强弱 C.可以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D.可以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 2.《韩非子》载“上古之世……民食瓜果蚌蛤,腥臊恶臭,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懂得“钻燧取火”的我国远古居民相当于( )。 A.元谋人 B.蓝田人 C.北京人 D.山顶洞人 3.老张是私营企业主,他每月都按时向税务...[ 查看全文 ]
2013-08-06

专题推荐:

公共基础知识预测题(16)

1.行政处罚法规定了一系列保证行政处罚公开的制度有( )。 A.资讯公开制度 B.告知制度 C.听取意见制度 D.听证制度 2.感性认识的特点是( )。 A.对事物表面现象的认识 B.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C.对事物直接的认识,具体生动,丰富多彩 D.对事物间接性的认识 3.邓小平指出,在改革开放中我们始终坚持的根本原则是( )。 A.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B.坚持按劳分配与...[ 查看全文 ]
2013-08-06

专题推荐:

公共基础知识预测题(15)

1.个人业主制企业的特点主要有( )。 A.业主个人出资兴办 B.企业规模一般较小 C.内部管理机构简单 D.对企业的债务不负责任 2.上诉成立的条件是( )。 A.上诉人必须具备上诉权 B.必须有适当的被上诉人 C.当事人应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D.必须在法律规定的上诉期限内上诉 3.有关行政立法,正确的表述是( )。 A.行政立法是行政机关的行为 B.行政立法是国...[ 查看全文 ]
2013-08-06

专题推荐:

公共基础知识预测题(14)

1.( )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和谐社会理论 D.科学发展观 2.从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来看,“望梅不能止渴”,原因在于( )。 A.精神与物质不具有同一性 B.精神对物质具有相对独立性 C.精神不能转化为物质 D.观念的东西不能代替物质的东西 3.函...[ 查看全文 ]
2013-08-06

专题推荐:

推荐访问
公共事务经理 物管中心公共设施管理部--客务主管 基础物流事业部业务员 物管中心公共设施管理部--强电 物管中心公共设施管理部经理 公共管理专业 签证基础 公共利益 公共关系专业 韩国留学知识 知识结构 公共卫生研究生专业 数学知识 2013述职报告 2013教师招聘 深圳教师招聘网2013 2013苏州教师招聘 2013山西教师招聘 2013河南教师招聘 中国教师招聘网2013
热点推荐
部队涨工资 公务员法 公务员职位轮换(轮岗)暂行办法 国家公务员模拟试题 国家公务员新闻 国考最火职位 公务员改革 公务员考试报名入口 公务员照片处理要求 公务员成绩查询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