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相关文章 公共基础知识预测题(39)的相关文章推荐
公共基础知识预测题(39)
1.新材料产业发展对中国成为世界制造强国至关重要。以下对我国目前材料产业发展状况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中国许多基础原材料以及工业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前列
B.高性能的材料、核心部件和重大装备严重依赖于进口,关键技术受制于人
C.“中国制造”总体水平处在国际产业链高端
D.无论是推进大飞机、高速列车、电动汽车等重点工程,还是发展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重要产业,都面临着一系列关键材料技术突破问题
2.2010年我国进行第六次人口普查,下列关于我国人口现状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约占世界人口的30%
B.目前我国每年净增人口仍然有1400万,计划生育政策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是我国的基本人口政策
C.以黑龙江省黑河至云南省腾冲一线为界的东南地区,国土面积不到全国的一半,人口却占到全国的94.4%
D.我国人口的构成特点是农业人口占人口的比重大,但在工业化进程中,大批农村人口将逐步转变成城镇人口
3.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林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以下关于我国生态建设和林业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
A.森林面积和蓄积实现“双增长”,人工林保存面积居世界第一
B.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完全得到遏制
C.湿地总面积为38.48...
[ 查看全文 ]
公共基础知识预测题(39)的相关文章
公共基础知识预测题(38)
(一)单项选择题
1.凡是唯心主义者都是不可知论者这是( )
A.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B.符合哲学发展实际的观点
C.以偏盖全的观点,大多数唯心主义者也是可知论者
D.唯物主义的看法
2.哲学基本问题最重要的方面是( )
A.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B.思维能否反映存在的问题
C.思维是否具有能动性的问题
D.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的问题
3 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创立的关键在...[ 查看全文 ]
公共基础知识预测题(37)
(一)单项选择题
1 哲学上的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关系是( )
A 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B 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C 可知与不可知的关系
D 本源和派生的关系
2 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是( )
A 承认世界的统一性
B 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C 承认对于物质意识的根源性
D 承认世界是多样的统一
3 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是( )
A 旧唯物主义的观点
...[ 查看全文 ]
公共基础知识预测题(36)
(一)单项选择题
1 规律是指( )
A 事物固有的本质的必然联系
B 研究问题的原则
C 人们约定俗成的规则
D 事物外在的偶然联系
2.质变过程有量的扩张,是指( )
A.事物处于量变过程之中
B.没有显著的变化
C.事物处于质变过程中
D.事物处于相持状态之中
3.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是( )
A.本原和派生的关系
B.绝对与相对的关系
C.主要和次要的关系
...[ 查看全文 ]
公共基础知识预测题(35)
(一)单项选择题
1 在认识论中坚持反映的原则( )
A 只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B 只是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C 是一切唯物主义的观点
D 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2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表明作者强调( )
A 知对行的指导作用
B 知行并进
C 没有知就没有行
D 先行后知,重在行
3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种看法实质是主张( )
A.真理都...[ 查看全文 ]
公共基础知识预测题(34)
(一)单项选择题
1.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的含义是( )
A.社会发展史和自然界的发展史是完全相同的
B.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是没有区别的
C.人类社会发展像自然界发展一样是有客观规律的
D.社会发展过程不受人的主观意志影响
2.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本质上体现了( )
A.人与自然的关系
B.人与物的关系
C.人与人的关系
D.物与物的关系
3.经济结构和政治结构的关...[ 查看全文 ]
公共基础知识预测题(33)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历史发展中决定性的因素是( )
A.人口因素 B.自然环境
C.国家政权 D.生产力
2.阶级是( )
A.暴力的产物
B.分配不公的产物
C.贯穿于人类社会始终的现象
D.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3.上层建筑的内容十分丰富,可以把它们划分为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是( )
A.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
B.法律思想和法律制度
C.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
D...[ 查看全文 ]
公共基础知识预测题(32)
(一)单项选择题
1 社会形态是( )
A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B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
C 社会经济结构与政治结构的统一
D 生产力发展的直接结果
2 社会发展的道路是( )
A 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
B 单一的
C 必须经过五种社会形态
D 人们自由选择的结果
3 历史发展离不开人的活动,又是一种具有客观规律的过程,这表明( )
A 历史与主体选择无关
B 历...[ 查看全文 ]
公共基础知识预测题(31)
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
A.生产力 B.生产关系 C.资源配置 D.生产方式
2.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 )
A.社会生产力 B.社会生产关系
C.社会生产方式 D.物质资料生产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 )
A.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
B.劳动价值论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剩余价值论
4.生产关系的基础是( )
A.生...[ 查看全文 ]
公共基础知识预测题(30)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是( )
A.劳动二重性学说
B.剩余价值学说
C.再生产学说
D.劳动价值论
2.使用价值不同的商品可以以一定的数量比例关系相交换,是因为它们都有( )
A.价值 B.效用 C.交换价值 D.价格
3.交换价值是一种使用价值和另一种使用价值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它的基础或内容是( )
A.商品 B.货币 C.使用价值 D.价值
...[ 查看全文 ]
公共基础知识预测题(29)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共产党内第一个提出“毛泽东思想”科学概念的是( )
A.周恩来 B.刘少奇 C.朱德 D.王稼祥
2.明确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的会议是( )
A.中共五大 B.中共六大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
3.最先提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这一伟大任务的是( )
A.陈独秀 B.王稼祥 C.毛泽东 D.刘少奇
4.毛泽东思想得到多方面的展开而达...[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