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相关文章 李克强发表让中泰友好之花结出新硕果的相关文章推荐
李克强发表让中泰友好之花结出新硕果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1日下午在泰国国会发表题为《让中泰友好之花结出新硕果》的演讲,高度评价中泰友好,展望两国关系美好前景。这是中国领导人首次在泰国国会发表演讲。
李克强步入议会大厅时,泰国会议员等全体在场人员起立欢迎,李克强在热烈的掌声中发表演讲。
李克强说,中泰友好交往源远流长。两国地理相近,血缘相亲,文化相通。建交38年来,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两国关系始终保持健康发展势头,创造了国与国交往的许多“第一个”、“第一次”和“最多”,为两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李克强指出,当前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变化,东亚地位和作用日益上升,中泰面临深化合作的良好机遇。新形势下,我们应巩固“中泰一家亲”的传统情谊,谱写“亲上加亲”的新篇章,成为以诚相待的好朋友,密切合作的好伙伴,频繁往来的好亲戚,让中泰友好之花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推动两国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再上新台阶。为此,中泰要共谋未来发展,既要立足当前落实好已定的项目,更要着眼长远从战略上统筹规划两国合作,深化经贸、农业、交通、水利、能源、教育等领域务实合作;加快互联互通,使铁路合作成为两国合作的新亮点;密切人文交流,促进两国文化交往和科技、海洋、环保等合作,推动中泰关系不断走向深入。
李克强说,中泰关系已超越了双边范畴,对中国同东盟...
[ 查看全文 ]
李克强发表让中泰友好之花结出新硕果的相关文章
李克强东盟会议讲话
10月9日,李克强总理在中国-东盟(10+1)领导人会议上讲话中形象生动地指出,如果说中国和东盟互为“经”、“纬”,互信就是“梭”,经纬紧密交织,才能织就未来合作的壮丽锦绣。
俗话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李克强总理的“经纬论”妙喻,取自东亚地区人们共同的日常生活,言近旨远,人人均可会心。“经纬论”甫一出台,就不胫而走。
中国和东亚地区都有悠久的耕织文明,经、纬、梭都是人们习见习闻的日常用品...[ 查看全文 ]
让公务员热回归正常
让公务员热回归正常,让更多青年到更广阔的人才市场上去追逐梦想,政府应创造更加公平的就业创业条件,应继续提高并调整社会保障的水平
“很多受教育程度良好的年轻人,都挤着想去做公务员,这是一种严重的浪费。”近日,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埃德蒙·菲尔普斯如是说。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做公务员萧规曹随、按部就班,似乎不需要那么多创新力,那些教育程度高、创新点子多的年轻人更应该搞研究、办公司,社会才有大的活力,国家...[ 查看全文 ]
习近平发表讲话:重视培养共青团员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0日下午在中南海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共青团要紧跟党走在时代前列、走在青年前列,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找准工作切入点、结合点、着力点,充分发挥广大青年生力军作用,团结带领广大青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中续写新的光荣。
共青团十七届...[ 查看全文 ]
2013年5月时事热点:李克强强调简政放权
国务院13日上午召开全国电视电话会议,动员部署国务院机构职能转变工作。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发表讲话。他强调,要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和国务院第一次全体会议精神,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把该放的权力放掉,把该管的事务管好,激发市场主体创造活力,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把政府工作重点转到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上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 查看全文 ]
公务员时事政治:李克强经典语录
李克强语录:
我们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言出必行,说到做到,决不明放暗不放,避重就轻,更不能搞变相游戏。
公正是社会创造活力的源泉,也是提高人民满意度的一杆秤,政府理应是社会公正的守护者。
为政清廉应该先从自己做起,己正,才能正人,这是古训,也是真理。
本届政府内,一是政府性的楼堂馆所一律不得新建;二是财政供养的人员只减不增;三是公费接待、公费出国、公费购车只减不增。要让人民过上好日子,...[ 查看全文 ]
2013年4月时事热点:地方经商环境之殇
“2013年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中国商务调查”日前发布,在接受调查的1214位中外企业高管中,有90%的高管认为,与中国政府搞好关系对其企业重要或者非常重要,中外企业的情况都一样。有53%的外企宣称,在中国为了维系关系投入的资源比在本国市场多。
这个调查结果并不出人意料。在我国一些地方,与政府关系的远近、与具体官员的亲疏,甚至可能决定一些民企的生死。就连做户外广告的小公司,有时也不得不请城管等部门...[ 查看全文 ]
十二届全国人大选举结果 李克强当选国务院总理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15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五次全体会议。会议经过投票表决决定李克强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明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李克强将会见中外记者并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
大会执行主席、主席团常务主席严隽琪主持会议。会议应出席代表2986人,出席2957人,缺席29人,出席人数符合法定人数。
会议宣读了习近平关于国务院总理人选的提名信和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 查看全文 ]
李克强:吉林孕育着一种拓荒精神
昨日的北京,又迎来了碧空如洗的好天气。当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来到我省代表团,同代表们一起审议。他那春风般的亲切微笑、对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深切关怀、对吉林下步发展的殷切期望,让我省代表团全体代表的心情也如这天气一样,温暖、明朗又灿烂。
下午3时,在中央书记处书记、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杜青林,吉林代表团团长王儒林、副团长巴音朝鲁等陪同下,李克强神采奕奕走到代表们中间,与大...[ 查看全文 ]
中央机构编制委:让铁道部政企分开
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王峰11日说,这次机构改革之所以推进铁道部政企分开,一个很重要的考虑,就是让我们这个“‘铁老大’能够真正走向市场”。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会,王峰就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他说,这次推出铁路改革,实行政企分开,一来可以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二来可以保障安全生产。
“现在铁道部是政企不分,一方面它...[ 查看全文 ]
李克强:食品安全不容忽视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9日在人民大会堂参加了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河南代表团的审议。在发言中谈到食品安全问题时,李克强提出了三“严”标准,并寄予企业要做到“市场无欺、良心无悔”。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自古粮食在“以农立国”的中国具有重要地位。中国农业最早兴于中原一带,中原的农耕文明厚重深邃,因而作为产粮大省,河南省不仅有底蕴深厚的“粮文化...[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