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相关文章 公共基础知识模拟题(79)的相关文章推荐
公共基础知识模拟题(79)
1.电炉丝通电后热得发红,而与电炉丝连接的铜导线却不太热,这是因为( )。
A.通过电炉丝的电流强度比通过铜导线的电流强度大
B.铜导线的电阻小,所以消耗的电能少,电炉丝的电阻大,消耗的能量多,所以热得发红
C.铜导丝有绝缘层,所以不怎么热
D.铜导线比电阻丝传热快,所以不怎么热
2.下列现象中,其本质与其他三个现象的本质不同的现象是( )
A.在水平操场上滚动的足球,最终要停下来
B.人走路被石头绊倒会向前倾倒
C.锤头松了,把锤柄的一端在物体上撞击几下,锤头就能紧套在锤柄上
D.子弹从枪膛里射出后,虽然不再受到火药的推力,但是仍然向前运动
3.“西气东输”输送的气体的主要成分是( )。
A.一氧化碳 B.氢气 C.甲烷 D.二氧化碳
4.人们长时间处在较大的压力状态下,身体、心理状态都会产生一定的变化。以下人们在长时间压力状态下的反应,最为常见的是( )。
A.一直保持亢奋的精神状态
B.保持一段时间的比较投入的状态后,精神和体力状态急剧下降
C.一直保持比较抑郁的状态
D.比较长时间的压抑状态之后,精神和体力状态达到高峰
5.依照我国《公务员法》,下述情况,可录用为公务员的人员是( )。
A.曾受过行政处分的 B.外籍人士
C.曾被开除公职...
[ 查看全文 ]
公共基础知识模拟题(79)的相关文章
公共基础知识模拟题(78)
1. 从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中得出的最重要的结论是( )。
A. 物质是第一位的,意识是第二位的 B. 世界是普遍联系和发展的
C. 世界是可以被认识和改造的 D.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 马克思曾说:“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许多建筑师相形见绌。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下列选项不能很好地解释这一论断的是( )。
A. 蜜蜂建筑蜂房是动物本能的活动
B....[ 查看全文 ]
公共基础知识模拟题(77)
1. 社会主义法是( )的体现。
A. 工人阶级的意志 B. 农民阶级的意志
C. 全国公民的意志 D. 广大人民的意志
2. 法与政治都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都反映一定社会主体的意志和利益,两者相互作用、密切关联。下列关于二者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政治可以影响和制约法和法治的内容
B. 法具有确认和调整政治关系并直接影响政治发展的作用
C. 每一具体的...[ 查看全文 ]
公共基础知识模拟题(76)
1.行政领导者为较好完成行政任务必须采取的一种领导方式是( )。
A.强制方式 B.说服方式 C.激励方式 D.示范方式
2.《诗经》中由文人创作,供宫廷宴享或朝会时所用的乐歌被称为( )。
A.风 B.雅 C.颂 D.赋
3.下列关于名著《红楼梦》中的人物描写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
②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 查看全文 ]
公共基础知识模拟题(75)
1.行政领导者为较好完成行政任务必须采取的一种领导方式是( )。
A.强制方式 B.说服方式 C.激励方式 D.示范方式
2.《诗经》中由文人创作,供宫廷宴享或朝会时所用的乐歌被称为( )。
A.风 B.雅 C.颂 D.赋
3.下列关于名著《红楼梦》中的人物描写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
②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 查看全文 ]
公共基础知识模拟题(74)
1.俗话说“三个和尚没水喝”,这说明的是人浮于事,但如果“三个和尚”都很负责,结果也许会造成水满为患,这两种不同的说法表明:
A.管理工作的有效性需要考虑内部环境各部分的整体效应
B.即使管理无方,人多还是比人少好办事
C.纵使管理有方,也不一定是人多好办事
D.在不同的心态作用下会产生不同的群体合作结果
2.下列关于通货膨胀效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通货膨胀降低实际利率 B.通货膨...[ 查看全文 ]
公共基础知识模拟题(73)
1.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的说法错误的是:
A.是长江和钱塘江在入海处冲积成的三角洲,广义上包括江苏、浙江和上海
B.早在西汉时期,该地区已经是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主要生产稻米和丝绸
C.阉闾、顾恺之、黄道婆、孙权、苏轼等都是该地区历史上著名的人物
D.该地区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是中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
2.下列战役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武汉会战 ②淞沪会战 ③徐州会战 ④太原...[ 查看全文 ]
公共基础知识模拟题(72)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我国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下列情形中,其政治权利必然被剥夺的是( )。
A. 被判处有期徒刑的,在服刑期间
B. 实施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
C. 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被判处拘役期间
D. 实施故意杀人、爆炸、投毒等恶性犯罪
2.著作权属于何种权利类型?( )
A. 财产权 B. 人格权 C. 社员权 D. 知识产权
3.甲被宣告死亡后,其妻子乙改嫁丙。丙死后一...[ 查看全文 ]
公共基础知识模拟题(71)
1.我国的地方审计机关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的审计机关。地方审计机关实行( )。
A. 单一领导体制 B. 双重领导体制
C. 多重领导体制 D. 独立型模式
2.“孑孓”是那种动物的幼虫?( )
A. 蝴蝶 B. 蚂蚁 C. 蜜蜂 D. 蚊子
3.我国最大的平原是( )。
A. 东北平原 B. 华北平原
C. 长江中...[ 查看全文 ]
公共基础知识模拟题(70)
1.将下面《水浒传》的故事按事件的发展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景阳冈打虎②独臂擒方腊
③浔阳楼题反诗④宿太尉招安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④②③① D.①③④②
2.早在八九世纪,我国就有书中记载“以硫磺、雄黄合硝石,并密烧之”,会发生“焰起,烧手面及火尽屋舍”的现象,硫磺、硝石与炭混合,这就是火药的配方。其中硝石的主要成分是( )。
A.硝酸钠 B.硝酸钾 C.硝酸钙...[ 查看全文 ]
公共基础知识模拟题(69)
1.西汉初年,曾对汉高祖说,过去骑在马上打天下,现在不能骑在马上治天下的人是谁?( )
A.萧何 B.陆贾 C.曹参 D.晁错
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一些蕴涵着丰富物理知识的民谚、俗语,下列民谚、俗语中蕴涵着声音的反射原理的一项为( )。
A.长啸一声,山鸣谷应 B.但闻其声,不见其人
C.开水不响,响水不开 D.以上答案均不对
3.以下变化使事物性质发生改变的是( )。
...[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