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相关文章 2014公共基础知识小结(8)的相关文章推荐
2014公共基础知识小结(8)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1)区别:
①含义及实质不同:
通货膨胀是指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的实际需要量,是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通货紧缩是指物价总水平在较长时间内持续下降的经济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
②表现不同:
通货膨胀表现为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经济过热的现象;
通货紧缩则表现为物价持续下降、市场疲软、经济萎缩的现象。
③原因不同:
通货膨胀主要是纸币的发行量大大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引起的,此外,经济结构不合理、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生产资料价格大幅调整、需求膨胀等因素也是引发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
通货紧缩主要是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引起的,另外,货币供应增长乏力、金融危机等因素也是引发通货紧缩的重要原因。
④危害性不同:
通货膨胀的出现,直接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如果居民的实际收入没有增长,生活水平就会下降,购买力降低,商品销售困难,造成社会经济生活秩序混乱;
通货紧缩时,物价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对居民生活有好处,但物价总水平长时间、大范围下降,会影响企业生产和投资的积极性,导致市场销售不振,对经济的长远发展和人民的长远利益不利。
⑤解决办法不同:
抑...
[ 查看全文 ]
2014公共基础知识小结(8)的相关文章
2014公共基础知识小结(7)
1、财政政策效应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改变政府购买、转移支付、税收等手段,对总需求、总产出施加影响,促使宏观经济运行优化。增加政府购买、增加转移支付、降低税收都会使总需求扩张,所以称为扩张性财政政策,反之则是紧缩性财政政策。
2、货币政策效应
货币政策是指政府(中央银行)通过改变货币供给量影响总需求从而影响总产出的政策。增加货币量称为扩张性货币政策,减少货币供给量称为紧缩性货币政策。
3、...[ 查看全文 ]
2014公共基础知识小结(6)
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东南面对海洋,西北深入亚欧大陆,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我国领土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位居世界第三。我国的陆地边界全长约2.28万千米。东邻朝鲜,南连越南、老挝、缅甸,西南和西部与印度、不丹、尼泊尔、巴基斯坦、阿富汗接壤,东北、正北有俄罗斯、蒙古,西北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为邻。除了广阔的陆地以外,尚有宽阔的海域和众多的岛屿。大...[ 查看全文 ]
公共基础知识真题(31)
(一)山脉
山地延伸成脉状即为山脉。山脉构成中国地形的骨架,常常是不同地形区的分界,山脉延伸的方向称作走向,中国山脉的分布按其走向可分为5种情况。
走向的山脉主要有3列(主要包括5条山脉):北列为天山一阴山;中列为昆仑山—秦岭;南列为南岭。
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多分布在中国东部,主要也有3列(主要包括7条山脉):西列为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列为长白山—武夷山;东列为台湾山脉。
...[ 查看全文 ]
公共基础知识真题(30)
1.依照我国宪法规定,下列哪项领导人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A.国家副主席
B.中央军委副主席
C.国务院副总理
D.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2.全国人大常委会全体委员有多少人出席会议时,召开会议才是合法有效的?()
A.二分之一以上多数B.过半数
C.三分之二多数D.三分之二以上多数
3.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A.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
B....[ 查看全文 ]
2014公共基础知识小结(4)
一、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几个主要方面:(1)季风气候明显,冬夏盛行风向有显著的变化,随季风的进退,降水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2)大陆性气候强,影响的范围广,冬夏两季的平均气温与同纬度其他国家或地区有较大差异,冬季气温低于同纬度地区,夏季气温高于同纬度地区,气温年较差大。(3)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不仅地处温带、亚热带、热带各种气候带,而且由于地形崎岖,往往在不同范围内形成...[ 查看全文 ]
公共基础知识真题(29)
21.如果资本产出比是3,经济增长率为9%,根据哈罗德—多马模型计算,储蓄率应为( )。
A.3% B.6% C.12% D.27%
22.以新品种的开发和推广为特点的“绿色革命”是发展中国家农业生产上划时代的大事,主要表现在( )。
A.新品质的种植需要良好的灌溉设施和管理B.消除了饥饿威胁,提高了粮食供给
C.对发展中国家的农村社会结构产生了有利影响D.消除了农村的收入分配不平等现象
...[ 查看全文 ]
公共基础知识真题(28)
单项选择题
1.尽管新的生产要素能够提高农业产量,但在现实中往往能看到许多传统农民拒绝接受和采用这种包含着新的技术变化的许多生产要素。这是因为( )。
A.传统农民是保守的 B.传统农民懒惰 C.传统农民不愿进行过多的劳动 D.农民对风险承受能力差
2.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忽视了一个关键因素,它就是( )。
A.土地的收益递减 B.劳动的收益递减 C.科学技术进步 D.人口增长放缓
3.产...[ 查看全文 ]
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题库(32)
本文是由公务员考试网小编为您独家收集整理的公共基础知识题库,题库内容为连载,每天时时更新,欢迎大家时时关注。11.托达罗人口迁移模型认为:人口迁移不只是对收入差距的反应,而且主要是对预期的收入差距的反应。预期的收入差距主要取决于( )。
A.城乡实际收入差距和迁移成本B.城乡实际收入差距和获得城市就业机会的可能性
C.城市的收入水平和城市的就业率D.城市的收入水平和农村的失业率
12.假如在...[ 查看全文 ]
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题库(31)
公共基础知识作为公务员考试的一大科目,知识点很多也很杂,建议同学们在复习这一部分内容时,除了将知识点熟记于心,更要多做一些练习题,将理论与实践完美地结合,公务员考试网为大家整理出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并附有答案解析,更多相关内容欢迎访问公共基础知识栏目。
31.联合国于1990年开始定期公布人类发展指数,以衡量各国的发展程度。人类发展指数由如下三个指标构成( )。
A.收入分配状况、实际人均收入和成...[ 查看全文 ]
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题库(30)
公务员频道为大家提供公共基础知识题库,查看更多公共基础知识练习题,欢迎访问公共基础知识栏目。单选题(1—10题)
1.第一次提出“毛泽东思想”这一概念是在( )
A.《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 B.《新民主主义论》
C.《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 D.《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2.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 )
①实事求是 ②群众路线 ③独立自主 ④自力更生
A.①②③ B.②③ C.①...[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