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相关文章 2014公共基础知识小结(15)的相关文章推荐
2014公共基础知识小结(15)
考情综述:
毛泽东思想概论这部分内容,基础理论知识是考查的重点。同时毛泽东个人的著名作品也是常考点。
备考注意事项:
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最好能形成一条以时间为轴的线索,以此带动所有基础知识的记忆。
重点章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重点知识举例:
(一)总体上来把握毛概这门课程涵盖的时间段:
宏观时间把握:1919年五四运动→1949年新中国成立→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国民革命(1919~1927)→土地革命(1927~1937)→抗战(1937~1945)→解放战争(1945~1949);
2.过渡时期(1953~1956);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56~)
(二)重点记忆毛概中的一些重要的知识点:
1.毛概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的两次结合:
(1)与中国革命相结合形成了完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并建立了新中国。
(2)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相结合,提出了社会主义矛盾理论(主要是人民内部矛盾及如何解决),以及探索中国工业化道路(主要是发展中农...
[ 查看全文 ]
2014公共基础知识小结(15)的相关文章
2014公共基础知识小结(14)
一、重要著作:
《共产党人发刊词》第一次提出“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思想原则。
《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最早提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六届六中全会。
《论十大关系》——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借鉴苏联,走自己的路”。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毛泽东阐述社会主义社会两类矛盾。
《将革命进行到底》——第一次提出“人民民主专政”。
...[ 查看全文 ]
2014公共基础知识小结(13)
151.拟写和制作公文、包括会简、审核、签发等
152.收文登记的主要作用是便于掌握公文运转办理的情况、为查阅公文提供线索和论据、作为公文交接的凭证
15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体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高度统一、真理性和阶级性的高度统一
154.关于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运动包括物质的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两种状态、运动包括宇宙间一切变化和过程
155.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表现...[ 查看全文 ]
2014公共基础知识小结(12)
171.公务员工作回避的类型主要有:任职回避、地区回避、公务回避
172.行政领导者作为决策的主要制定者,在决策活动中,必须掌握以下要求统筹兼顾,随机决断、权衡利弊,区别对待、发扬民主,尊重科学
173.当代中国,正确适用法律的基本要求为准确、合法、及时
174.一般违法包括两种事实行政违法、民事违法
175.法律事实是指符合法律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情况或现象。...[ 查看全文 ]
2014公共基础知识小结(11)
191.物质运动规律的特点有稳定性、普遍性、重复性
192.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关键、是掌握唯物辩证法的钥匙
193.真理具有相对性。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真理是对世界某些方面事物的正确反映,需要扩展、真理是对事物一定程度近似正确的反映,需要深化
194.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关系是世界观决定人生观、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生观对世界观有重大影响
195.社...[ 查看全文 ]
公共基础知识真题(35)
1.通常一件公文只有一个主送机关,防止多头主送。( )
2.公文的制发必须符合客观实际,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不能报喜不报忧。( )
3.公文写作必须及时迅速,把握时机,适应机关行政管理需要,提高机关工作效率。( )
4.规范性文件是以强制力推行的用以规范各种行为规范的文件。( )
5.通报用于反映新情况、新问题,行文强调及时快捷。( )
6.批复的主送机关是下级机关。( )
7.通...[ 查看全文 ]
公共基础知识真题(34)
1.“一二·一”运动的基本口号是( )。
A.“反对内战,争取自由”
B.“抗议驻华美军暴行”
C.“反饥饿、反内战”
D.“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
2.1947年12月,毛泽东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经济纲领的报告是( )。
A.《论联合政府》
B.《关于目前国际形势的几点估计》
C.《以自卫战争粉碎国民党的进攻》
D.《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3.国统区人民所进行的第二条战...[ 查看全文 ]
公共基础知识小结(12)
211.法的规范作用是指引作用和评价作用、教育作用、预测作用、强制作用
212.法人的行为能力与其权利能力同时产生,法人的行为能力与其权利能力同时消灭
213.法的适用具有以下特点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专有活动、是运用国家强制力实现法律规范的活动、它必须严格限制在其职权范围内,并具严格遵守法定程序
214.可以行使国家元首职权,对外代表国家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国家主席
215...[ 查看全文 ]
公共基础知识真题(33)
单项选择
1.按照规定的内容、法律地位和制定的程序不同,法律可以划分为根本法和普通法。其中,根本法又称
A.宪法 B.民法
C.刑法 D.行政法
2.有关国家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对一定时期和范围的规范性法律文件进行审查并重新确定其法律效力的活动,称为
A.法律编纂 B.法律制定
C.法律整理 D.法律汇编
3.对于违法犯罪行为的制裁和惩罚,体现了法律的
A.评价作用 B.教育作用
...[ 查看全文 ]
公共基础知识真题(32)
1.经营者为排挤竞争对手,以低于成本价格销售商品的行为是
A.违约行为 B.正当竞争的行为
C.不正当竞争的行为 D.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为
2.我国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
A.出生 B.10周岁
C.16周岁 D.18周岁
3.杨某刚满16岁时进工厂当了工人,每月收入700元。除交父母一部分生活费外,其余都积攒下来,一年时间已有2000多元积蓄。在未征得父母同意的情况下,杨某自作主张花...[ 查看全文 ]
公共基础知识小结(11)
231.公文处理精简原则的内容包括在保证有效的前提下努简化公文的格式与语言表达;简化公文处理的程序、手续与方法;反对形式主义与文牍主义
232.文件的签发主要有代签、会签、核签、正签
233.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人脑的机能、物质的反映
234.辩证的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对立表现在是否承认否定是自我否定、否定中包含着肯定、否定是“扬弃”
235.大兴安岭火灾区用人工降雨获得成功,对扑灭大火...[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