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相关文章 2014公共基础知识小结(16)的相关文章推荐
2014公共基础知识小结(16)
126.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实践和理论的关系
127.把感觉、经验当成第一性的观点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128.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贯穿于邓小平理论形成阶段
129.国家公务员必须遵守的纪律按性质可以分为四类,即政治纪律、工作纪律、廉政纪律、社会公德
130.行政反馈是行政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协调机制
131.宪法对政治制度的作用表现在确立和维护国家政治制度、改革国家的政治体制
132.宪法规定我国公民光荣义务是依法纳税、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参加民兵组织
133.申请复议的条件包括有明确的被申请人,有具体的复议请求和事实根据、属于申请复议范围、属于受理复议机关管辖、申请人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直接侵犯其合法权益的相对人。
134.行政执法的失效方式包括撤销、废止、变更
135.行政诉讼具有不同于其他诉讼活动的特殊原则,这些原则是不适用调解原则、司法变更权有限原则、被告负举证责任原则、人民法院特定主管原则
136.审判监督程序与二审的区别有审理对象不同、期限不同、审理的法院不一定相同、提起理由不同等。
137.行政复议参加人包括申请人、被申请人、复议中的第三人
138.辩护人的责任是根据事实和法律,提出如下证明意见:被告人无罪、被告人罪轻、被告人应减轻、免除其...
[ 查看全文 ]
2014公共基础知识小结(16)的相关文章
公共基础知识真题(36)
1.新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中,集中主要力量发展的是( )。
A.农业
B.轻工业
C.交通运输业
D.重工业
2.新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最主要途径和手段是( )。
A.没收地主土地
B.没收官僚资本
C.赎买民族资产阶级的财产
D.没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3.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是在1949年( )。
A.2月23日
B.3月23日
C.4月23日
D.5月23日
...[ 查看全文 ]
2014公共基础知识小结(15)
考情综述:
毛泽东思想概论这部分内容,基础理论知识是考查的重点。同时毛泽东个人的著名作品也是常考点。
备考注意事项:
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最好能形成一条以时间为轴的线索,以此带动所有基础知识的记忆。
重点章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重点知识举例:
(一)总体上来把握毛概这门课程涵盖的时间段:
宏观时间把握:1919年五四运动→1949年新中...[ 查看全文 ]
2014公共基础知识小结(14)
一、重要著作:
《共产党人发刊词》第一次提出“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思想原则。
《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最早提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六届六中全会。
《论十大关系》——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借鉴苏联,走自己的路”。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毛泽东阐述社会主义社会两类矛盾。
《将革命进行到底》——第一次提出“人民民主专政”。
...[ 查看全文 ]
2014公共基础知识小结(13)
151.拟写和制作公文、包括会简、审核、签发等
152.收文登记的主要作用是便于掌握公文运转办理的情况、为查阅公文提供线索和论据、作为公文交接的凭证
15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体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高度统一、真理性和阶级性的高度统一
154.关于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运动包括物质的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两种状态、运动包括宇宙间一切变化和过程
155.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表现...[ 查看全文 ]
2014公共基础知识小结(12)
171.公务员工作回避的类型主要有:任职回避、地区回避、公务回避
172.行政领导者作为决策的主要制定者,在决策活动中,必须掌握以下要求统筹兼顾,随机决断、权衡利弊,区别对待、发扬民主,尊重科学
173.当代中国,正确适用法律的基本要求为准确、合法、及时
174.一般违法包括两种事实行政违法、民事违法
175.法律事实是指符合法律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情况或现象。...[ 查看全文 ]
2014公共基础知识小结(11)
191.物质运动规律的特点有稳定性、普遍性、重复性
192.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关键、是掌握唯物辩证法的钥匙
193.真理具有相对性。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真理是对世界某些方面事物的正确反映,需要扩展、真理是对事物一定程度近似正确的反映,需要深化
194.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关系是世界观决定人生观、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生观对世界观有重大影响
195.社...[ 查看全文 ]
公共基础知识真题(35)
1.通常一件公文只有一个主送机关,防止多头主送。( )
2.公文的制发必须符合客观实际,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不能报喜不报忧。( )
3.公文写作必须及时迅速,把握时机,适应机关行政管理需要,提高机关工作效率。( )
4.规范性文件是以强制力推行的用以规范各种行为规范的文件。( )
5.通报用于反映新情况、新问题,行文强调及时快捷。( )
6.批复的主送机关是下级机关。( )
7.通...[ 查看全文 ]
公共基础知识真题(34)
1.“一二·一”运动的基本口号是( )。
A.“反对内战,争取自由”
B.“抗议驻华美军暴行”
C.“反饥饿、反内战”
D.“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
2.1947年12月,毛泽东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经济纲领的报告是( )。
A.《论联合政府》
B.《关于目前国际形势的几点估计》
C.《以自卫战争粉碎国民党的进攻》
D.《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3.国统区人民所进行的第二条战...[ 查看全文 ]
公共基础知识小结(12)
211.法的规范作用是指引作用和评价作用、教育作用、预测作用、强制作用
212.法人的行为能力与其权利能力同时产生,法人的行为能力与其权利能力同时消灭
213.法的适用具有以下特点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专有活动、是运用国家强制力实现法律规范的活动、它必须严格限制在其职权范围内,并具严格遵守法定程序
214.可以行使国家元首职权,对外代表国家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国家主席
215...[ 查看全文 ]
公共基础知识真题(33)
单项选择
1.按照规定的内容、法律地位和制定的程序不同,法律可以划分为根本法和普通法。其中,根本法又称
A.宪法 B.民法
C.刑法 D.行政法
2.有关国家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对一定时期和范围的规范性法律文件进行审查并重新确定其法律效力的活动,称为
A.法律编纂 B.法律制定
C.法律整理 D.法律汇编
3.对于违法犯罪行为的制裁和惩罚,体现了法律的
A.评价作用 B.教育作用
...[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