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届三中全会改革:关于户籍制度
让户口“含金量”更均等 真正实现人口的“自由迁徙”,需对症施策,推进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让更多的人在中小城市甚至在农村都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和生活保障 现实中,城乡之间、大城市与小城市之间,还有许多或隐或显的沟壑。而让人无法轻易越过这些障碍的诸多因素中,就包括户籍制度。 在我们身边总能看到,一颗颗渴望融入城市的心与现实户籍约束之间存在种种矛盾。由此带来的权益、保障和待遇的不同,更是时刻提醒着每个城市外来人员身份的差别。 户籍制度是改革的“硬骨头”。尽管如此,近年来在这方面的动作并不少。今年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将出台居住证管理办法,分类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完善相关公共服务及社会保障制度。各地也在积极想办法,出新招,破解户籍限制。北京、上海、南京等不少城市从居住证制度入手,对居住证进行“积分制”管理,逐步推行居住证和户籍的对接。 然而,到目前为止,改革进展似乎并不能满足人们的期许,有些改革举措推出时期望值很高,但实际推行却面临种种问题。以一度颇受关注的居住证制度为例,外来人口对此的热情正渐渐淡去。究其原因,主要是居住证制度涉及的人口太少,与不断涌入的城市外来人口相比,只能说是杯水车薪。比如某大城市,自2002年实行居住证以来,获得居住证的人近30万人,但是真正转为当地户口的不到50... [ 查看全文 ]十八届三中全会改革:关于户籍制度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