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相关文章 英媒:汉语比赛的文化沁润的相关文章推荐
英媒:汉语比赛的文化沁润
2013年12月10日 《汉语比赛的文化沁润》一文由留学群(WwW.liuxuequn.com)转载发布。
英国副首相特使Roger Davidson议员到场致辞。
在英的中国留学生越来越多,英语学习的必要性已无需赘言。但随着英国大街小巷汉语使用者的增加,各地人们会说点中文能立马变得潮起来。你好、谢谢,外国友人总有几句能拿出手秀一秀。我所在的谢菲尔德大学近日举办了英国首届江苏杯汉语演讲比赛,不同国家的中国通们惊艳的表现让我折服。
来自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杜伦大学等英国12所名校的19名成年组选手和来自谢菲德尔星星中文学校、Silverdale学校的6名儿童组选手,齐聚谢菲尔德大学第一高楼Arts Tower,全英汉语文化爱好者200余人到场为参赛者加油。作为一名中国留学生,我已迫不及待想一睹老外们说中文的风采。
中华文化的集...
[ 查看全文 ]
英媒:汉语比赛的文化沁润的相关文章
中英工商峰会开幕 英对中国留学生人数不设上限
《中英工商峰会开幕 英对中国留学生人数不设上限》新闻由北京考试报12月10日报道,留学群liuxuequn.com转载。北京考试报讯(出国留学 wwww.liuxuequn.com)第四届中英工商峰会12月2日在北京开幕。英国首相卡梅伦出席峰会,在开幕式讲话中表示,鼓励中英双边贸易和投资。英国将为中国商界提供最优投资环境。英国欢迎中国学生留学,不设人数限制。
卡梅伦特别强调,现在到英国留学的中国学...[ 查看全文 ]
三成以上的新西兰留学生获得技术移民居留权
新西兰移民局最新数据显示,新西兰国际留学生已成为技术移民的重要来源之一。有38%的新西兰留学生,在去年获得新西兰技术移民类居留权。
留学专家表示,虽然新西兰汇率一路走高,但没有影响新西兰的教育事业,因为新西兰教育的良好声誉和生活方式都是吸引大量留学生前来的因素。新西兰高等教育部将逐步加强对教育机构的管控,逐步淘汰服务低质的教育机构,以保护接受优质教育的留学生在移民方面的长期利益。
依照新西兰...[ 查看全文 ]
本科生依然是中国留日学生的主力
虽然“30计划”重点在研究生,但由于30万的扩招基数大,在近年,本科生依然还将是中国留日学生的主力。而面对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日本也成为近期国内很多学生选择本科学校时重点考虑的国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第一是虽然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但是日元和人民币一直保持着相对稳定的汇率,不像美元对人民币那样处于一直贬值的走势,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不少不希望因为汇率大起大落而影响留学的学生群体。
第二则是因...[ 查看全文 ]
赴日留学的中国大幅减少 越南学生剧增
据日本NHK网站11月1日报道,中国留学生曾占据赴日留学生总数半壁江山,但随着中日关系紧张,在日语学校等机构学习的中国留学生大幅减少;而由于越来越多的日本企业进军越南,今年赴日越南留学生增至去年5倍。
据日本语教育振兴协会统计,在东日本大地震后的两年之中,日本全国400多所日语学校内外国留学生数量减少了13000余人,直到今年7月才增至42600余人,恢复地震前水平。其中,曾经占赴日留学生总数近...[ 查看全文 ]
卡梅伦承诺:英国对上海的商务旅客实行“一天签证”
英国签证最新利好消息:英国首相卡梅伦3日在上海表示,英中伙伴关系“不可或缺”,英国支持中国与欧盟开展自贸协定谈判,英国将对来自上海的中国商务旅客实施“一天签证”。
卡梅伦用“大白话”向中国企业发出邀请:“你们已经在英国投资的,多投一点吧!如果你们还在思考,就来看看吧,肯定会受到热烈欢迎。”
他透露,几个月之后,中国商务旅客从上海申请前往英国,一天之内即可获得签证。
卡梅伦叮嘱英国企业“要用...[ 查看全文 ]
新加坡学生设计“挤车神器”——布满尖刺的外衣
新加坡学生发明“挤车神器”,解决搭大众公交车系统时的挤车难题。
搭大众公交车系统时,比较令人困扰的就是有的时候,不得不与其他人靠得太近,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呢?据台湾“中广网”11月28日报道,新加坡有个设计学院的学生,近日就设计了一款“生人勿近”的外衣。
据报道,这件外衣的独特之处就在于,衣服外头设计了一支支塑胶突出物,就象是一支支的针一样,碰到之后,并不会伤到人,同时也让旁人不会太靠...[ 查看全文 ]
英国留学:英国硕士的竞争力
2013年11月28日 《英国硕士的竞争力》一文由留学群(WwW.liuxuequn.com)转载发布。
英国拥有牛津、剑桥等世界级名校
问:在英国读一年制硕士回国之后...[ 查看全文 ]
英媒:伦敦金融城里逛老集
2013年11月28日 《伦敦金融城里逛老集》一文由留学群(wWw.liuxuequn.com)转载发布。
这块标牌不仅是地标,更意味着Petticoat Lane Market已经成为伦敦的百年景点,对游人免费开放。
...[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