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相关文章

中国古代礼仪:傩仪的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古代礼仪:傩仪

古代礼仪是极其繁琐复杂的。再如生活中高禖(méi),是乞子之祀。《礼记·月令》说,仲春之月“玄鸟至,至之日,以太牢祀于高禖,天子亲往。”玄鸟就是燕子。《诗经·商颂·玄鸟》:“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古代相传,简狄吞鸟卵,而生契。契是商民族的始祖。高禖是求子之祭,在玄鸟由南方北归之日举行,可能与此故事有关。一说高禖之神是女娲。清代学者王引之认为,“高”是“郊”的假借字,所以祭于郊外。看来,高禖是远古妇女乞求生育之祭的延续和发展。 高禖之祭,设坛于南郊,后妃率九嫔等参加。 高禖之祭始见于《汉书·武五子传》。汉武帝年二十九始得太子(戾太子),乃“为立禖”。魏晋南北朝,各国皆有高禖之祭,但直至唐、宋时才依照礼经制定了礼仪。宋代高禖坛,以青帝为高禖,于春分之日行礼。金代高禖祀青帝,在皇城之东永安门北建木制方台,正位祭的是昊天上帝,台下才设高禖神位。 清代无“高禖”之祀,而有“佛立佛多鄂谟锡玛玛”之祭,又称“换索”,据说主要目的是保婴。司祝歌祷辞云:“聚九家之彩线,树柳枝以牵绳,举扬神箭,以祈福佑,以致敬诚。某年生小子,绥以多福……。”(《清史稿·礼四》)这是满族的传统习俗。 中国礼仪在中国文化中起着“准法律”的作用。 致福曰礼,成义曰仪。 在古代,类似于一些特殊的祭祀活动,有庆祝古代... [ 查看全文 ]
2013-12-13

专题推荐:

中国古代礼仪:傩仪的相关文章

古代中国称谓礼仪

中国号称文明古国,世人誉之为礼仪之邦、君子之国,即使是在唇枪舌剑的论 战中,我们的先人也同样讲究语言美。《礼记·仪礼》道:“言语之美,穆穆皇皇。” 穆穆者:敬之和;皇皇者,正而美。就是说,对人说话要尊敬、和气,谈吐文雅。 现在我们称呼对方的代词只有“你”和“您”,而古代,虽然有“汝,尔、若、而、乃” 等好几个称法,但是他们无论对长辈、平辈说话时,从来不用这些词,认为如此称呼不礼貌。古人有多...[ 查看全文 ]
2013-12-13

专题推荐:

人民警察礼仪

古语云:“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礼仪是一个人内在品质和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是一个国家社会风气的现实反映,是一个民族精神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重视礼仪、讲究礼仪,可以有效地调和人际关系、增进社会沟通、纯洁社会道德、提高国民素质。我国向来被称为“礼仪之邦”,知礼、懂礼、遵礼、守礼已作为世代相传的优良传统,深深融入了中华文明的精神内核和文化血脉。 人民警察礼仪是社会礼仪的重要组成部...[ 查看全文 ]
2013-12-13

专题推荐:

家庭礼仪知识

人的社会化起始于家庭,人的文明礼貌的养成,也必然是从家庭开始。每个家庭都要重视构建家庭礼仪文化,使家庭成员在礼仪文化的熏陶中,成为懂礼貌、有教养的人。 什么是家庭? 家庭是建立在婚姻和血缘关系基础上的亲密合作、共同生活的小型群体,是适应人类自身生产的需要而出现的社会生活组织形式。 人们的生产方式决定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家庭的形式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它有个历史的演变过程。家庭是从群居杂交关...[ 查看全文 ]
2013-12-13

专题推荐:

家庭礼仪常识

家庭礼仪是指夫妻和有血缘关系的人之间的礼仪,家庭礼仪是家庭和睦的保证,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一般的家庭是三世同堂:祖辈、父辈和子辈。夫妻是家庭的核心,夫妻感情是家庭稳定、幸福与否的关键。 夫妻关系的基础是互相倾慕的爱情、共同奋斗的友情、互相体贴的亲情的综合感情。 珍惜夫妻感情,就是珍惜家庭幸福,就是为社会的和谐作贡献。 夫妻共同主持家政,宽容彼此的兴趣差异,尽可能地培养夫妻的共同兴趣。 妻子的...[ 查看全文 ]
2013-12-13

专题推荐:

礼仪简述

礼仪如果分类,可以分为政务礼仪、商务礼仪、服务礼仪、社交礼仪、涉外礼仪等五大分支。但是五大分支的分类是相对而言,因为礼仪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各分支礼仪内容都是相互交融的,大部分礼仪内容都是相互贯穿的。 礼仪的主要功能:一是礼仪有助于提高人们的自身修养;二是礼仪有助于美化自身、美化 生活;有助于促进人们的社会交往,改善人们的人际关系;礼仪还有助于净化社会风气。 各个角度上看礼仪:从个人修养的角度...[ 查看全文 ]
2013-12-13

专题推荐:

喝茶礼仪要点

我国是茶的故乡,有着悠久的种茶历史,又有着严格的敬茶礼节,还有着奇特的饮茶风俗。我国喝茶,从神农时代开始,少说也有四千七百多年了。茶礼有缘,古已有之具体的喝茶礼仪有如下几点: 1、以茶代礼的风俗 我国汉族同胞还有种种以茶代礼的风俗。南宋都城杭州,每逢立夏,家家各烹新茶,并配以各色细果,馈送亲友毗邻,叫做七家茶。这种风俗,就是在茶杯内放两颗青果即橄榄或金桔,表示新春吉祥如意的意思。 2、品茗着...[ 查看全文 ]
2013-12-13

专题推荐:

喝茶礼仪流程

1、喝茶前 座位:如今很少有人知道客位的尊卑问题,虽然茶道里面讲究的是主随客便一说,不过喝茶的人多了,自然应该遵循这样的原则:面对主人,主人的左手边的是尊”!顺时针旋转,由尊到卑,直到主人的右手边,不论茶桌的形式如何,这个是不变的铁律。 尊位的第一顺序为:老年人、中年人,比自己年纪大的人。其中师者、长者为尊,如果年龄相差不大,女士优先做尊位。 座位方面还有一个特别的规定:忌讳对头坐,就是头对...[ 查看全文 ]
2013-12-13

专题推荐:

喝茶礼仪

今天在这里给大家讲的故事就是会喝茶的人懂道行的人都比较懂的故事,“叩手礼”或称“叩指礼”的来历。 传说一:乾隆皇帝微服私访下江南,来到淞江,带了两个太监,到一间茶馆店里喝茶。茶店老板拎了一只长嘴茶吊来冲茶,端起茶杯,茶壶沓啦啦、沓啦啦、沓啦啦一连三洒,茶杯里正好浅浅一杯,茶杯外没有滴水溅出。 乾隆皇帝不明其意,忙问:“掌柜的,你倒茶为不多不少齐巧洒三下?”老板笑着回答:“客官,这是我们茶馆的行...[ 查看全文 ]
2013-12-13

专题推荐:

中国传统文化礼仪常识

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 ? 中国书法、篆刻印章、中国结、京戏脸谱、皮影、武术 秦砖汉瓦、兵马俑、桃花扇、景泰蓝、玉雕、中国漆器、红灯笼(宫灯、纱灯) 木版水印、甲骨文、钟鼎文、汉代竹简 茶、中药、文房四宝(砚台、毛笔、宣纸、墨)、四大发明 竖排线装书、剪纸、风筝 佛、道、儒、法宝、阴阳、禅宗、观音手、孝服、纸钱 乐器(笛子、二胡、鼓、古琴、琵琶等) 龙凤纹样(饕餮纹、如意纹、雷纹、回纹...[ 查看全文 ]
2013-12-13

专题推荐:

民俗礼仪:葬礼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时间,方式各有不同。 幼年夭折者有之,逝于非命者有之,犯戒而诛者有之,为情自尽者有之,寿终正寝者实为多数,不一而足。 常规而论,人死了之后,家属及亲人要为其操办葬礼,寄托哀思。尤其是那些年迈而寿终正寝者,丧葬之礼办得更为“体面”而热闹。因益阳人讳忌,故把丧事称为“白喜事”,以此来表达其家属和亲人对亡者的孝敬和悼念。告慰亡灵,尽心尽孝的悼念方式多种多样。服孝、痛哭,自古以来传...[ 查看全文 ]
2013-12-13

专题推荐:

推荐访问
西门子中国交通集团SiemensSLCI 中国地震局 兼职-礼仪人员 中国联通-工程资料员 礼仪员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 中国|矿业大学 中国女足 中国社科院 泰国蓝实大学中国商学院 父母从中国汇钱给美国的孩子 中国音乐 中国买家团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礼仪服务 中国留学人员 文明礼仪 中国普通教师 中国体操男队
热点推荐
握手礼仪 面试礼仪 电话礼仪 西餐礼仪 服务礼仪 结婚礼仪 接待礼仪 敬酒礼仪 中餐礼仪 着装礼仪

正在提交表单,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