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礼仪:朝聘
朝聘有2个意思,一个是古代诸侯亲自或派使臣按期朝见天子、另一个是朝廷的聘用。 1、古代诸侯亲自或派使臣按期朝见天子。 春秋时期,政在霸主,诸侯朝见霸主, 《礼记·王制》:“诸侯之於天子也,比年一小聘,三年一大聘,五年一朝。” 郑玄 注:“比年,每岁也。小聘,使大夫;大聘,使卿;朝,则君自行。然此大聘与朝, 晋文 霸时所制也。” 《礼记·昏义》:“夫礼始於冠,本於昏,重於丧祭,尊於朝聘。”《左传·昭公三年》:“昔文襄之霸也,其务不烦诸侯,令诸侯三岁而聘,五岁而朝,有事而会,不协而盟。” 孔颖达 疏:“此说文襄之霸,令诸侯朝聘霸主大国之法也。” 《汉书·昌邑哀王刘髆传》:“贺嚚顽放废之人,不宜得奉宗庙朝聘之礼。” 明 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第五十回:“叔孙得臣曰:‘鲁国故事,立子以嫡,无嫡方立长。先寡君狃于常礼,置倭而立恶,国人皆不顺焉。上国若有意为鲁改立贤君,愿结婚姻之好,专事上国,岁时朝聘,不敢有阙。’” 清何琇 《樵香小记·祭叔来聘》:“说《春秋》者于畿内诸侯朝聘列国,皆以外交为贬,此义殆非末学所知。” 2、朝廷的聘用。 三国 魏 曹植 《商山四皓赞》:“嗟尔四皓,避秦隐形。刘项之争,养志弗营,不应朝聘,保节全贞。应命太子,汉嗣以宁。” 朝是侯国君主朝见周王﹔聘是侯... [ 查看全文 ]中国古代礼仪:朝聘的相关文章
正在提交表单,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