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政治半月谈:官员引咎辞职制度的必要性的相关文章
时事政治半月谈:高校自主招生责任追究制度
教育部网站日前刊登中纪委驻教育部纪检组组长王立英文章。她表示,教育部将全面开展高校自主招生实施情况检查,同时全面实施责任追究制度,对发生重大腐败案件和严重违纪行为的部门,既追究当事人责任,又倒查追究相关人员的领导责任。
近期,中国人民大学招生就业处原处长蔡荣生被曝出在招生问题上涉嫌贪腐,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曾对此予以证实。
续梅:人民大学的蔡荣生确实正在接受调查。我想强调的是,教育部对高校的反...[ 查看全文 ]
时事政治半月谈:国务院部署推进重大生态工程建设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昨天(1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甘肃省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京津风沙源治理、全国五大湖区湖泊水环境治理等一批重大生态工程。
会议指出,必须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始终把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生态环境放在突出位置,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实施重大战略性生态工程,充分发挥市场作用,调动各类社会主体投身生态保护...[ 查看全文 ]
时事政治半月谈:中纪委点名通报违纪干部
中央纪委日前对10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问题发出通报,包括黑龙江副省级干部付晓光、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司长孙国庆等在内的多名领导干部受到党纪和政纪处分。与中央纪委之前三次通报更进一步的是,此次通报不仅人数更多,而且对违规违纪干部直接“点名”。
[新闻解读]
肯定
点名通报,撕下腐败遮羞布
曾几何时,在官方违纪案件通报中,对违纪官员“隐姓埋名”,俨然成为惯例。一个“某”字,成了“为官者...[ 查看全文 ]
时事政治半月谈:“安全生产是不能踩的红线”解读
在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全体会议召开之际,李克强总理作出重要批示,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安全生产工作。他指出,安全生产是人命关天的大事,是不能踩的“红线”。
安全生产是一项长期工作,事关人民利益、社会和谐稳定和地方经济发展,任何一起安全事故都会给群众和社会带来或大或小、或多或少的影响与损失,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抓牢安全是各级党委政府的职责所在。因此,李克强总理强调“安全生产是人命关天的大事,是不能...[ 查看全文 ]
时事政治半月谈:公务员“最高荣誉”
第八届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表彰大会17日上午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接见了受表彰人员和与会代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参加接见。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刚过几天,李克强总理就在百忙中接见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代表,并指出“人民满意是公务员的最高荣誉”,并殷切提出四点希望,让全国公务员备受感动和鼓励。同时...[ 查看全文 ]
时事政治半月谈:李克强对公务员提出的四点希望
第八届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表彰大会17日上午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接见了受表彰人员和与会代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参加接见。
李克强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受表彰的个人和集体表示祝贺。李克强对广大公务员提出四点希望:
一要促进改革创新。当前我国经济稳中向好,明年仍有条件保持平稳运行,全面深化改革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进...[ 查看全文 ]
时事政治半月谈:三峡八大焦点问题解读
泥沙淤积情况怎样?西南大旱和三峡工程真有关系吗?……兴建20年、枢纽成功运行10周年,记者向权威专家请教并走访三峡坝区、库区及下游多个地方,试图梳理解读“三峡工程”上的诸多疑问。
□焦点1
泥沙淤积埋大坝?
百年内维持200个亿的库容量
质疑:泥沙淤积问题是三峡工程最主要问题之一。
调查:三峡水库采用“蓄清排浑”的方法,即在汛期时加大排水量使浑水出库,在枯水季节大量蓄积清水,以此减少泥沙...[ 查看全文 ]
时事政治半月谈:机关里的年轻人
12月4日,中国青年报“冰点特稿”发表《机关里的年轻人》,展示当代一个庞大群体充满焦躁、惶恐、迷离、麻木的表情。
年轻人,要筹划人生。到机关里去,做公务员[微博],是普遍选择。想进去的挤破头,挤进去以后,又觉得梦想碎了一地。结果,牢骚太盛,抱怨太多,觉得人生进退失据,卡在机关里。
对这样的年轻人,我不同情。未经思考的人生不值得过。只知道算计利益的人生,注定也会越过越苍白无味。太多机关里的年轻人...[ 查看全文 ]
半月谈时政:用药规范 医生事变成社会事
最近,国家卫生计生委新闻发言人姚宏文公布了国家卫计委等部门联合制定的合理用药十大核心信息。其中一条“遵循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不多用,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的原则”引起热议。
过去,“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这种信息只专供给医生,怎样用药是医生事。现在,同样的信息向全社会发布,用药规范变成了人人参与的社会事。
有了用药原则的信息指导,意味着普通人有了更多参与评价和监督的机会。未来,在就...[ 查看全文 ]
时事政治半月谈:大数据时代下的个人信息安全
“大数据”?听起来与百姓生活有点儿远,实际上,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正在将社会强行推入一个“大数据时代”,“大数据”在改变着政府、企业的发展战略的同时,也悄然侵蚀着每一位公民方方面面的个人数据的信息安全边界。
在模拟和小数据时代,能够大量掌控公民个人数据的机构只能是持有公权力的政府机构,但现在,大数据作为“未来的新石油”,其价值正被各类机构和个人广泛开采,许多企业和某些个人也能拥有海量数据,甚至在...[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