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热点解读:是否取消信访制度
美国有线新闻网记者: 我们每天都有机会听到有关上访者的一些悲惨遭遇,我们也经常能听到中国老百姓通过写信或者示威的方式,抱怨官员滥用职权,让他们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或者使得他们的人权、社会和民事权力受到侵犯,为什么他们只能被迫选择上访,而不能通过法院或者现行的司法体制来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中国在解决这一问题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是否有可能取消信访的制度? 傅莹: 信访在中国是一个很独特的制度安排,应该说这些年它也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对于上下沟通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社会矛盾也更加复杂。所以,我们的信访工作也面临着一些新的压力或者挑战,对信访工作要进一步改善,这一点从政策上、从改革上已经提出许多改进的路径。 傅莹: 其中与人大关系比较大的一点,通过改革要把这些涉法涉诉的信访纳入法治的轨道。在中国我们通称“民告官”,从法律上讲有两条途径。第一条是行政诉讼法,这是20多年前制定的。这部法律为百姓维护自身的权益提供了法律上的保障。当然,这20多年来可以看到这部法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我们也做了一些调查研究。从调查的结果看,比如这些年行政诉讼案件原告的胜诉率明显下降。另外,也确实存在着行政部门不愿意当被告、法院不愿意受理的情况。群众也反映说不敢告、... [ 查看全文 ]两会热点解读:是否取消信访制度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