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相关文章

2014高三语文复习资料之把握诗歌题材的相关文章推荐

2014高三语文复习资料之把握诗歌题材

同学们在熟悉了考试说明的要求,不难看出,无论是分析诗歌思想内容、作者思想倾向还是鉴赏语言和表达技巧,都需要建立在对诗歌整体内容的理解上。众所周知,诗歌的语言是高度凝练的,所以诗歌中的一词一句往往对全诗的主旨有着高度概括意义。我们把一首诗中最精炼传神词或句叫诗的眼目,即“诗眼”。“诗眼”是一首诗歌内容的凝聚点,发现了它就等于抓住了中心思想,因此抓住“诗眼”可以很好的帮助我们鉴赏古代诗歌。 把握诗歌题材及其表达的思想感情。 1.咏史诗——借题发挥——对史实“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多用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融合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 思路:历史的人或物——描写古今的盛衰之比———表达主旨。 ①借古讽今——劝谕统治者借鉴历史,或讽刺当政者荒淫无耻,抨击时弊。 ②怀古伤今——喟叹朝代兴亡变化,悲叹昔盛今衰,或物是人非。感慨岁月瞬息变幻,表现作者阅尽沧桑之后的沉思,蕴涵了深沉的忧患意识。 ③借古抒怀——寄托对人生的深沉感慨。时光不再,英雄易逝,以古人自况,抒发豪情壮志,或自伤怀才不遇,报国无门,功业未就鬓发已白。 咏史诗的代表人物是刘禹锡、杜牧等。 (特别注意抓住历史人物或事件与诗人身世之间相似点,相似点常见于学过的课本。) 2..咏物诗——托物言志,咏物 “不即不离”,... [ 查看全文 ]

2014高三语文复习资料之把握诗歌题材的相关文章

2014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诗人所处时代背景

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中对诗歌鉴赏的要求是:1 理解诗歌中词语的含义 2 概括诗歌的思想内容3 分析作者在诗歌中表现出来的4 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5 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能力层级E级)。 怎样鉴赏诗歌 知人论世,了解诗人所处时代背景及其身世、地位和创作风格,更好了解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注意诗序和诗歌后注释) 如李纲《病牛》“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 查看全文 ]

2014高考诗歌鉴赏知识点:诗歌分类

古代诗歌鉴赏是语文高考中一道分值比重较大的题,加之近年来以主观题形式出现,也成为难度较大的一道题,考生在答题时往往感到无从下手。其实,只要学生能够准确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抓住诗歌中的关键词句,就可以比较容易的把握了。 诗歌分类 按表达方式,诗歌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按格律,可分为古体诗、近体诗;按语言,可分为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按内容,可分为山水田园诗(写景诗)...[ 查看全文 ]

2014高考文言虚词释义汇总

近五年来高考试题对文言虚词的考查,采用的都是“比较异同”题型,而且命题者所设计的“意义和用法不同”选项都具有“同中有异”的特点,探究其具体情况,大致有以下两种类型:(1)句位相同,词性不同。两句中的“故”句位相同,都放在后续分句的句首;但词性不同,上句中“故”是连词,下句中“故”是副词。(2)词性相同,作用不同。两句中的“以”词性相同,都是介词;但上句中“以”的作用是表示率领,下句中“以”的作用是...[ 查看全文 ]

2014高三文言虚词释义:之

高考试题考查的文言虚词用法都是“常见”用法,基本没有触及词典中列举的冷僻的“特殊”用法。阅读浅易文言文遇到的文言虚词多为“常见”用法,在掌握文言虚词用法时,应该着力于“常见”用法,理清主干知识,力避“眉毛胡子一把抓”。 高考文言虚词释义 之 [词义例释] ★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 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 查看全文 ]

2014高考文言虚词释义:者

在比较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异同的考查中,考生多注重意义,而不注重用法,这极易导致判断的失误。同一意义,可有多种不同的表述;而文言虚词在特定句子中的用法是有语法规则的,具有稳定性。因此,文言虚词的“意义”是缘“用法”而生的,我们在辨析其异同时,应该遵循先“用法”后“意义”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化繁为简,绕开误区,准确作答。 高考文言虚词释义 者 [词义例释] ★者,助词,主要有两种用法。 ...[ 查看全文 ]

2014高三文言虚词释义:则

高考文言虚词考查的两条基本走势:1.考纲的范围渐趋收缩。从42个到18个,考纲对“常见文言虚词”划定的范围渐趋收缩,可以说在命题的测试标高与高中生对浅易文言文阅读的实际能力之间找到了最佳的契合点。2.考卷与考纲渐趋磨合。全国高考语文试题7年来共考查了26个次文言虚词,有20个次锁定在当年《考试说明》的范围之内,可以说考卷与考纲基本对位。即使偶有“超纲”,也是因为文言文阅读材料本身缺少切合考查“标高...[ 查看全文 ]

2014高考文言虚词释义:于

为使高考文言虚词的复习收到“事半功倍”的实效,现提出如下三条复习对策:一、吃透一纲一卷,把准考查走势。 二、摆正四个关系,提高复习效能。三、做好三项工作,夯实知识技能。 高考文言虚词释义 于 [词义例析] "于"是介词,总是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去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 1.得复见将军于此。(在) 2.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在„„方...[ 查看全文 ]

2014高三文言虚词释义:因

文言虚词是近年来高考文言文阅读考查的一个常见考点,文言虚词数量虽然比实词少,但用法灵活,使用频率高,发展变化快,所以得分率一直很低,从1997~2013年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抽样统计的结果来看,得分率始终在0.51~0.58之间。 高考文言虚词释义 因 词义例析 1.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 2.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3.因其无备,猝然击之。 ★用作介词。介...[ 查看全文 ]

2014高考文言虚词释义:以

文言文大概要算是高考试题中难度最大的一块了。文言文与今天的距离遥远,生活中接触也很少,学生对它就有很大的陌生感,因而阅读起来感到吃力。高考对文言文的考查要求是能阅读浅近文言文,这看似简单的考查内容却也让学生感到困难。如果说文言实词还是和现代汉语有一定的意义关联的话,文言虚词因其义项和用法的多变又成了难中之难。从高考对文言虚词的考查的试题分布入手,探究文言虚词考查的内容及规律,并对此提出了有针对性的...[ 查看全文 ]

2014高三文言虚词释义:也

一个词在句子中的语法作用是不一样的,如果作主语,就是名词或代词,作谓语就是动词或形容词,如果作状语,就是副词、形容词或介宾短语。虚词也是如此。 高考文言虚词释义 也 [词义例释] 1.死生,昼夜事也。 2.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 3.昔人云:"将以有为也。" 4.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 ★表示判断语气。 5.众曰:"若所为诚快,然使君冤未白,犹无益也。" ★有否定词的...[ 查看全文 ]
推荐访问
初高中语文老师 语文教师 小学语文教师-包头-03406 中国联通-工程资料员 2015中考数学第一轮复习 2015中考数学专项复习 2015中考英语专项复习 大理中考语文试题 昭通中考语文试题 南平中考语文试题 哈尔滨语文中考真题 北京朝阳区语文中考真题 黄冈语文中考试卷 四川中考语文试卷 山东省中考语文试卷 荆州中考语文试卷 绍兴中考语文试卷 北京朝阳区中考语文试卷 厦门中考语文试卷 海南中考语文试卷
热点推荐
高考物理辅导 高考满分作文1000字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答案 高考排名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江苏省教育考试院 高考文综知识点 高考总分 专业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