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历史复习: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中学历史有着丰富的思想品德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审美素质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的内涵。 在思想品德方面:它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国际意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如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一课,“历史纵横”小字中,教材讲到《马关条约》签订后,驻台将领刘永福表示“万死不辞”,“愿合众志成城”,反对日本割占台湾;台湾苗栗秀才徐骧率义军与敌人浴血奋战,中弹跌倒时,仍然高呼:“大丈夫为国捐躯,死而无憾!”学生从这些事迹中可以体会到中国人感天地、泣鬼神的爱国精神。更多有关2014高考文综的信息可登录留学群文综频道,欢迎收藏本站(CTRL+D即可收藏)!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 课标提示 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2.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课标解读 1.百家争鸣:①百家争鸣出现的时代背景及意义;②儒家思想的初创与发展;③道家、墨家与法家的思想成就。 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①评价秦的“焚书坑儒”;②董仲舒的新儒学;③太学与科举制度。 ... [ 查看全文 ]2014高考历史复习: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