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谈】日本“情人”节大派“人情”巧克力的相关文章
2011在日本小店打工的回忆
2007年的春季,我在日本,曾在一家做快餐的私人老板处打工。
餐馆老板名叫青田,年近60岁。在每个周末的时候,他的餐馆要为那些有员工加班的公司配送定制好的盒饭。我的主要工作是将青田蒸好的米饭和做好的菜按顺序摆好放在餐盒里。
有一次,我们将给会社社长们的大虾误放到了普通员工们的饭盒里,青田看见后,平时看起来小小的眼睛霎时变得又大又圆。然后,他毫不留情地扣除了我们每人300日元的劳务费。而很多时候...[ 查看全文 ]
留学日本:中国留学生参加日本长崎县立大学办毕业典礼
据《日本新华侨报》报道,3月23日,日本长崎县立大学佐世保学校为今年毕业的学生们举办了隆重的毕业典礼。这也就意味着,刚刚修完经济学全部研究生预科课程的中国留学生侯利娟(25岁),结束了她在佐世保6年的生活,即将离开这所大学踏上新的人生。据悉,今年春天开始,她将前往滋贺县草津市的立命馆大学研究生院学习经济学。侯利娟表示“佐世保是我的第二故乡,我在这里结识的每一个人都是我人生的财富”,并且提到自己是因...[ 查看全文 ]
2011年中国留学生在日本和歌山学习当地文化增进交流
5月16日,围绕着“与留学生共同观赏‘和歌节’交流会以及街头博物馆”的主题,日本和歌山大学中国留学生与当地居民在和歌山市和歌浦周边一起举办活动。这次活动旨在通过举办“和歌节并参观纪州东照宫等,进一步加深对和歌山文化的交流和理解。
活动的发起方是以举办老照片和地图展示为主要活动的市民团体“桃园学堂”。该团体计划向中国留学生提供与当地居民交流的场所。
据了解,在这次活动中,中国留学生除了与当地居民...[ 查看全文 ]
留学日本:留日生活连载(六)-中国人的本性
在大林太太开除年轻店长前,店里又招了一个年轻人。
他在另一间日语学校,和我大约是一同到日本,他比我年龄小,我叫他小王。小王的父亲在英国进修时,曾同东京大学某个学院院长一起进修,所以他的担保人是东京大学的那位院长。小往来日前准备上完语言学校,再去上日本的大学。他上的语言学校的学费较我的贵。
他的父亲是国内某大学的校长,家里兄弟姐妹很多,他是老小。所以他一来就让我感小王娇生惯养的那种人,工作不太积...[ 查看全文 ]
留学日本:日本庆应义塾大学法学部中国留学生访谈
人物介绍:孙梦頔(本文由日本留学网编辑整理https://riben.liuxuequn.com)。2008年毕业于北京第101中学,2009年4月来日本,用了半年多时间准备托福考试、留学考试、大学校内考,11月留考中取得日语393分+6,文科综合197分,数学197分,总分787分的成绩。同时被日本庆应义塾大学法学部、商学部、早稻田大学的社会学科录取。
记者:你好,孙梦頔小姐。首先恭喜你考上庆应义...[ 查看全文 ]
【经验谈】尾声--写在阳历除夕之夜
很远很远地,隐隐约约的,好象飘来了午夜的钟声。回头看看钟,时间刚过零点。我把伏在桌子上的身体直了起来,双手高举着伸了一个懒腰,大声自言自语道:“啊,已经到1987年了。真快!”这便是我的除夕夜(日本只过阳历年)。孤零零的木板屋子里,一个人。桌上摆着一盏盏幽幽的台灯。脚下烤着一只六百伏的电炉。眼前摊着一沓子写得乱七八糟的草稿纸。房间里又冷,又暗,又静。找不着一个人来跟我聊天,更吃不上一顿高盘满盏的年...[ 查看全文 ]
2011年在日本IBM的日子--ISSC中国员工在日随笔
ISSC,即IBM Solutionsand Services(Shenzhen) Co. Ltd,是IBM中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作为IBM全球服务部的战略性应用软件管理服务(AMS,Application Management Services)实施部门,ISSC集电子商务、应用软件管理服务经验和IT技术于一身,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ISSC是继IBM印度全球服务业务取得成功之后,IB...[ 查看全文 ]
【日本生活】留学支招:初来乍到日本我见我闻我体验
初到日本:刚下飞机,我的第一印象就是日本的确是一个有着良好秩序、清洁、高度现代化的国度。乘坐机场的免费像磁悬浮一样的列车不到5分钟即可到达旅客大厅,不需步行,很方便。在日本留学,掌握日语是先决条件。在欧美留学生看来,中国留学生在日本要幸运很多,因为有的日本字和中国字从表面上相差无几。其实不然,我们这些中国留学生在日本生活也有一道汉字的墙,那是我们习惯用中文解读日语,因而造成了难以跨越的高墙。尽管日...[ 查看全文 ]
【经验谈】我眼中的日本大学生
笔者有机会在日本的大学读学位、教书前后近七年,几乎每天都和日本的大学生接触。 除非在上课的时候,否则,你很难见到成群结队的大学生们。他们住在校外,每月的房租来自自己勤工俭学的收入。离开了教室,他们正以最快的速度奔赴车站,去做给900块日元的临时工。 富国却不养懒汉,见不到怨天尤人的年轻人,也见不到高谈阔论的逍遥派。在吃苦中长大的日本大学生们,没有中国大学生们从小在父母的呵护下养成的那种娇气,也...[ 查看全文 ]
【日本生活】“我要去天水赏樱花”——相识怎料成永诀
在我十多年的记者生涯中,第一次碰到如此让我意外及震惊的事。4月25日那天,我去东京某饭店采访一个团体的聚会,对我来说不仅仅意味着完成了一次采访,更是幸运地认识了一个特殊的群体——日本天水会的成员,他们多是“旧满洲”的日本铁道技术人员,战后受共产党之邀留在了中国,1950年他们奔赴大西北,在将近3年的时间里为天兰铁路(本文由日本留学网编辑整理https://riben.liuxuequn.com)的建设...[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