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初中历史主干知识:北魏孝文帝改革
同学们复习《北魏孝文帝改革》时要注意重难点的掌握:重点:孝文帝改革中创建新制和移风易俗。难点:理解迁都洛阳在整个改革中的地位。更多有关2014中考历史的信息可登录留学群历史频道,欢迎收藏本站(CTRL+D即可收藏)! 北魏孝文帝改革 ①目的: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进一步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 ②内容:494年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汉化措施。 ③作用:促进民族融合,有利于统治区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发展。 (一)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1.改革的前提:北魏崛起并统一黄河流域,社会相对安定,出现民族融合的趋势。 ①北魏的崛起:386年鲜卑族拓跋部建立北魏,定都平城。 ②统一黄河流域:439年统一北方,结束了十六国分裂割据的局面。 2.改革的必要性: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社会矛盾尖锐,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 ①阶级矛盾尖锐:在拓跋政权的统治下,政治黑暗,租调徭役极为繁重,官吏贪污,兵役繁重,人民不满北魏的暴虐统治,不断举行起义。 ②民族矛盾激化: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不仅使下层各族人民起义不断。 ③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统治阶级内部汉族地主与鲜卑族地主常常发生矛盾。 3.改革的可能性:冯太后和孝文帝的推动作用。 冯太后积极推动北魏统治者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 查看全文 ]2014初中历史主干知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