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历史备考:三省六部制
同学们平时历史的复习主要的目的是巩固课堂所学的新知识,因此平时复习必须做到及时,整理、修改、补充课堂笔记,深化和巩固对新知识的理解、记忆。对重要的知识,要经常复习,牢固掌握。更多有关2014高考文综的信息可登录留学群文综频道,欢迎收藏本站(CTRL+D即可收藏)! 唐朝时既削弱相权,又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皇权的制度是什么? 三省六部制 中国古代的三省六部详解 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三省六部”是自西汉以后长期发展形成的制度。尚书省形成于东汉(时称尚书台);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于三国时,目的在于分割和限制尚书省的权力。在发展过程中,组织形式和权力各有演变。至隋,才整齐划一为三省六部,主要掌管中央政令和政策的制定、审核与贯彻执行。 隋唐中书省的长官为中书令(隋称内史令),副长官为中书侍郎(隋称内史侍郎),主要职官有中书舍人。中书省主要负责秉承皇帝旨意起草诏□;起草之责主要由中书舍人负担。门下省的长官为侍中(隋称纳言),副长官为黄门侍郎(后改称门下侍郎),主要职官有给事中。门下省主要负责纠核朝臣奏章,复审中书诏□,如认为不当,可以封还和加以驳正,称"封驳"。驳正之权主要由给事中掌握。中书、门下二省都设在宫内,所以又有谏诤之责... [ 查看全文 ]2014高考历史备考:三省六部制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