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全球雅思成绩公布,中国大陆继续倒数第七的相关文章
赴澳洲留学,一年将多掏4.5万
在持续上涨近两个月后,澳元兑美元汇率5月2日上午突破1澳元兑1.10美元大关,创1983年澳大利亚实行澳元汇率浮动制以来新高。这两天尽管有所波动,但依然维持在高位。这意味着国内学生赴澳洲留学,一年将多掏4.5万元。
赴澳洲留学成本上涨4.5万元
记者了解到,澳大利亚为海外留学生的首选地之一,主要是因为澳洲学费比英国和美国低,而且通过留学成功移民的比例又比较高,而近来澳元持续攀升使得留学成本大幅上...[ 查看全文 ]
或将超15万,美国2011年留学热持续升温
近日有统计数据表明,2011年美国留学热潮持续升温状态,据预测,2011年申请人说或将超过15万人。据悉,2010年美国使馆共签发约10万份留学美国签证,比上一年增长了近30%,而今年,将有望持续增长。
近日记者从美国驻华使馆签证处获悉,2010年美国使馆共签发了约10万个中国留学生以及交流访问学者的签证,比2009年增长了30%,中国已成为在美国留学人数最多的国家。据此专家指出,2011年赴美签...[ 查看全文 ]
2011年去加拿大读研究生的两大趋势
2011年去加拿大读研究生将会更加给力,这是毫无疑问的。可以说,丰富的研究生留学项目,多元的奖学金计划以及逐年攀升的申请人数,这一切都说明加拿大研究生留学已经进入了一个黄金发展期。2011年第一季度已经过去,在接下来的三个季度中,去加拿大读研究生会呈现出怎样的趋势?下面就为大家分析一下。
趋势一:中国留学生在加拿大各文学院和社会科学院的研究生中的总数和比例呈下降趋势;
趋势二:中国籍学生申请加拿大...[ 查看全文 ]
2011年英国留学签证新政策改革七大要点
从2009年开始英国签证政策就开始进入“动荡”期,卡梅伦联合政府上任后更出台了一系列移民、留学生签证改革措施。近期英国内政部门公布了2011年最新的留学生签证政策,这些新政策具体有哪些内容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本次学生签证改革的要点:
2011年英国留学签证新政策要点一:从2012年4月开始,只有高信任度的担保学校(Highly Trusted Sponsor)才能够合法招收非欧盟的海外留学生,目前...[ 查看全文 ]
5年招收40万,美国留学趋势五年展望
最近看到美国驻中国大使洪博培的中美关系讲话,美国将在最近5年内招收40万中国留学生,而目前在美国学生人数将近10万,这将是一个庞大的数字,但是本人还是非常的乐观的相信,以美国的教育资源和目前中国学生的向往程度,中国经济发展速度,以及签证的高成功率,达到这个数字是的确可信的。911之后很长一段时间,美国处于保守签证阶段,我于2005年第一次去美国,那时侯中国学生留美情绪刚刚萌动,很多美国大学还没有体...[ 查看全文 ]
2011年赴加留学人数有望超英美
专家预测,2011年赴加拿大的留学人数会超过英国、美国。
加拿大是目前世界上最热门的几大留学目的国之一,从2003年以来世界学子赴加留学数量持续快速增长。特别是加拿大在中国设立签证中心以来,加拿大留学受到了越来越多国内学子和家庭的高度认可。留学业内权威机构预测,未来十年中国学生赴加留学总量或将赶超英美,成为中国优秀学子首选的留学王国。
留学专家向...[ 查看全文 ]
澳媒:2010年澳洲留学产业收入达两百亿
澳洲国际教育协会执行董事DennisMurray表示,数据很好看,不过这应该已达到最高点。随着注册人数在去年9月开始下降,尤其是职业教育和英语语言部门,国际教育的收入预计也会大幅下跌。高等教育部门也将受到沉重打击。
澳洲国际教育协会最近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2010年,高等教育部门收入为106亿澳元,或占57.4%,随后是职业教育和培训部门,收入51亿,占27.7%,英语学校收入10亿,占5...[ 查看全文 ]
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20周年支持海归回国
1989年10月的一天,从荷兰留学回国2年的侯义斌来到中南海怀仁堂参加了一场由江泽民同志主持的优秀留学回国人员代表座谈会。作为31名参会留学回国人员的发言代表,侯义斌向中央进行汇报。在汇报中,侯义斌根据自身经历向中央提出建议,希望中央设立一个基金支持留学回国人员发展,江泽民同志当场表示赞同。
1990年1月17日,中央有关部门给国家教委下发通知,要求:“要热情做好学成回国人员的安置工作,为他们回国...[ 查看全文 ]
中国加强人才交流合作 大力引进高层次海归人才
11日,从全国引进国外智力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我国将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攻方向,大力引进六类海外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
这六类人才包括:围绕推进发展现代农业,加大强农惠农项目支持力度,大力引进国外先进种植养殖技术和生产经营方式;围绕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着力引进在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企业技术改造、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方面的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围绕建设创新型国家,引进一批国外优秀人才和...[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