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雅韵,极致深婉——《牡丹亭》简评
昆曲三百年,汤显祖的才情成就了《牡丹亭》,也成就了杜丽娘,也成就了他自己,,而牡丹亭也成就了昆曲,一咏三叹,水袖婉转,如梦似幻的故事也就此展开,必须用千种丝竹来共奏,百般愁肠去感怀才能很好的体会,所以,今天留学群散文栏目与你分享一篇昆曲的赏析《古风雅韵,极致深婉》,希望你也能喜欢,谢谢你来,谢谢阅读。 古风雅韵,极致深婉 ——《牡丹亭》简评 一听钟情,倾耳忘倦,遏云绕梁,被遗忘的雅韵——昆曲。 ——题记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汤显祖《牡丹亭》 这是汤显祖褒誉杜丽娘痴情如此,多年之前,汤显祖的才情成就了杜丽娘这个痴情女子,杜丽娘的痴嗔演绎了《牡丹亭》,而多年之后百戏之祖南曲水磨腔昆曲,则把那段游园惊梦的繁华旖旎铺展成极致的风雅。 虽是昆曲之后再有牡丹亭,昆曲却因牡丹亭而再生,冠绝古今。以至于我常常迷惑,究竟是昆曲成就了牡丹亭,还是牡丹亭成就了昆曲?从初识的惊艳,到再听的痴迷,细品之下余音不绝,一日三念,一路行来竟也如梦似幻,恍若隔年。 有别于京戏的沉稳刚健,有别于越剧的款款语长,昆剧则以行腔优美,缠绵婉转见长。演唱的技巧,身段的展现,伴奏乐的和谐更见一斑。“水磨调”于昆剧始,几百年忠于传统,... [ 查看全文 ]古风雅韵,极致深婉——《牡丹亭》简评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