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相关文章 简媜经典散文:美丽的茧的相关文章推荐
简媜经典散文:美丽的茧
让世界拥有它的脚步,让我保有我的茧。当溃烂已极的心灵再不想做一丝一毫的思索时,就让我静静回到我的茧内,以回忆为睡榻,以悲哀为覆被,这是我唯一的美丽。曾经,每一度春光惊讶着我赤热的心肠。怎么回事呀?它们开得多美!我没有忘记自己站在花前的喜悦。大自然一花一草生长的韵律,教给我再生的秘密。像花朵对于季节的忠实,我听到杜鹃颤微微的倾诉。每一度春天之后,我更忠实于我所深爱的。
如今,仿佛春已缺席。突然想起,只是一阵冷寒在心里,三月春风似剪刀啊!
有时,把自己交给街道,交给电影院的椅子。那一晚,莫名其妙地去电影院,随便坐着,有人来赶,换了一张椅子,又有人来要,最后,乖乖掏出票看个仔细,摸黑去最角落的座位,这才是自己的。被注定了的,永远便是注定。突然了悟,一切要强都是徒然,自己的空间早已安排好了,一出生,便是千方百计要往那个空间推去,不管愿不愿意。乖乖随着安排,回到那个空间,告别缤纷的世界,告别我所深爱的,回到那个一度逃脱,以为再也不会回去的角落。当铁栅的声音落下,我晓得,我再也出不去。
我含笑地躺下,摊着偷回来的记忆,一一检点。也许,是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也许,很宿命地直觉到终要被遣回,当我进入那片缤纷的世界,便急着要把人生的滋味一一尝遍。很认真,也很死心塌地,一衣一衫,都还有笑声...
[ 查看全文 ]
简媜经典散文:美丽的茧的相关文章
简媜经典散文:水问
台大的醉月湖记载着一个故事,关于一名困情女子投水的传说。我想,深情即是一桩悲剧必得以死来句读。而这种死也是最纯洁的。我是名弱者,欣赏了悲剧也扮演过悲剧,却在最后一幕潜逃,人是活着,热情已死。因此我写下水问。纪念那位女子并追悼自己。
那年的杜鹃已化做次年的春泥,为何,为何你的湖水碧绿依然如今?
那年的人事已散成凡间的风尘,为何,为何你的春闺依旧年年年轻?
是不是柳烟太浓密,你寻不着春日...[ 查看全文 ]
简媜经典散文:月牙
山中若有眠,枕的是月。
夜中若渴,饮的是银瓶泻浆。
那晚,本要起身取水浇梦土,推门,却好似推进李白的房门,见他犹然举头望明月;一如时在长安。
东上的廊壁上,走出我的身影,吓得我住步,怕只怕一脚跌落于漾漾天水!
月如钩吗?钩不钩得起沉睡的盛唐?
月如牙吗?吟不吟得出李白低头思故乡?
月如镰吗?割不割得断人间痴爱情肠?
唉!
月不曾瘦,瘦的是“悠哉悠哉,辗转反侧”的关雎情郎。
...[ 查看全文 ]
七堇年散文:为了忘却的纪念
即使明日天寒地冻,路远马亡。——题记
回首那些错把倾诉冲动当作创作才华的无知年生,在兵荒马乱的晚自习上,在熄灯的宿舍里,我们总是在一堆堆耀武扬威的习题和试卷的缝隙间,在应急灯渐渐微弱下去的光线中,一手撑着深不可测的夜,一手写下无处倾诉的话。
那是一种盲目的、消耗的状态,照管自己的生活,打理那些千头万绪的杂念,喝自己冲的咖啡,睡自己铺好的被窝,吃自己餐盘里的饭菜,写自己的作业,考自己的试...[ 查看全文 ]
七堇年散文:流景闲草
一
你错过了我的中年,晚年。
生命的长河,不经意的转弯,
以及静静流过的平野。
——苏来
如同清竹与雅菊是中华的身骨和姿容那样,樱花是长年眺望山峦与大海的岛国吟咏的一首和歌。在暮春的日夜,白色花瓣像银河的尘星落在《雪国》的结尾里。
来到这座北方城市的第二年,我租住了一处房子。院子里便有这样一树樱花。正是春天。樱花盛放,地上铺着一层细软的白色花瓣。此情此景充满着某段记忆的暗示,叫...[ 查看全文 ]
七堇年散文:蓝颜
她常说的话是,只要你让我高兴了,什么都好说。
我便回她道,姐姐,你这语气可是地道的嫖客。
她就像猫一样地笑,鼻梁上挤出媚人的小皱纹,有时候往死里拍我,有时候再回嘴开涮我两句。
——我原以为,我们可以就这么插科打诨糊涂过一辈子的。一辈子跟在她身边就好。
1
我爱着她的年月,一直都做着她的知己。不爱她的年月,一直都做着她的情人。
我是她知己的时候,她唯一一次遇到难处没有叫我,就出了...[ 查看全文 ]
刘瑜散文:被梦想俘虏的人生
你肯定有这样一个朋友吧:在银行工作,长得一般,业务凑合,有老婆孩子,勤勤恳恳养家糊口,不爱说话,但如果开口说话,说的话也多半无趣无味——总之形象非常白开水,在任何一个社交场合都是角落里不大起眼的人。事实上你肯定有不止一个这样的朋友,事实上你自己没准就是这样的人。
你能想象这个朋友突然有一天离家出走了吗?然后等你再听说他的消息时,据说他已经到了巴黎,正从头开始学画画,要做一个画家。你很难想...[ 查看全文 ]
简媜经典散文:四月裂帛
三月的天书都印错,竟无人知晓。
近郊山头染了雪迹,山腰的杜鹃与瘦樱仍然一派天真地等春。三月本来无庸置疑,只有我关心瑞雪与花季的争辩,就像关心生活的水潦能否允许生命的焚烧。但,人活得疲了,转烛于锱铢、或酒色、或一条百年老河养不养得起一只螃蟹?于是,我也放胆地让自己疲着,圆滑地在言语厮杀的会议之后,用寒鸦的音色赞美:“这世界多么有希望啊!”然后,走。
直到一本陌生的诗集飘至眼前,印了...[ 查看全文 ]
经典散文:梦回西安
从张家界坐飞机抵达西安咸阳机场的时候,已是4月17日零晨一点,却丝豪没感觉到疲倦。透过大巴车的玻璃往外看,夜晚的城市灯光迷离,依稀仿佛听到了哒哒的马蹄声渐行渐远,思绪一下回到了两千年前。
有句名言说道:看一千年历史去北京,看二千年历史去西安。“长安自古帝王都”,史书上的西安是座帝王将相争雄称霸的古城,历时2000多年,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历时最久的城市。
1、古城墙
当大巴车驶进西安城...[ 查看全文 ]
小谈散文中的美学
我感觉现代散文中的美学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来自先秦文学、唐诗宋词;另一个则是借鉴西方的散文作品。先秦文学和唐诗宋词简练,注重于作品的深意;而外国文学的散文语言注重于直观,散而不乱。
举例说明,李清照本人就传承了“诗言志,词言情”的思想。如《乌江》: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在李清照看来诗就应该这样写,此篇也是她的代表作。
相反,词则要言情,把写实与情结合起来...[ 查看全文 ]
我读席慕蓉--经典散文
席慕蓉的文字,本身并没有多少深刻的内涵,其实,这样的文字本身也并未所谓的对“深刻”的刻意的追求,并未借助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来借以彰显作者本身是否具有渊博的学识,然而,其词藻虽不华丽,却婉约、清丽、简素、而细腻,透着一些小女人淡淡的入微的对平静人生的小小感触。如果用音乐的语言来做比喻的话,那便是悠扬的小提琴曲,或节奏流畅的婉转的钢琴曲,而绝非鼓点与节奏跃动激昂的重金属音乐(莎士比亚的某些语言可做此比...[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