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相关文章 高考文综知识点总结:工业区位因素分析的相关文章推荐
高考文综知识点总结:工业区位因素分析
高考文综知识点总结:工业区位因素分析
1. 自然因素
原料: 临近某原料产地,原料充足──原料指向型工业
能源: 临近某能源产地(如煤、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能源充足──动力指向型
土地: 土地平坦开阔,利于建厂
水源: 临近河流、湖泊或降水多,水源充足
2. 经济因素
市场: 人口稠密或人口密集,市场广阔(对市场指向工业更明显)
交通: 临海或海港、临河湖或河流交汇处、临铁路高速公路或航空港,交通便利
劳动力: 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密集型工业
技术: 科教发达或临近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劳动力素质高──技术密集型
农业基础: 临近商品粮基地或农业产区,农业基础雄厚或农业发达
3. 社会因素
国家政策: 国家政策的扶持、鼓励,国家政策变化(解决就业的工厂设在不盈利的区位;为缩小经济差距进行的西部大开发)
国防安全: 某时期国防需要
个人行为(或偏好): 如海外华人、华侨的投资
工业惯性: 考虑搬迁费用或政府的影响或出于对当地经济的考虑等
4. 环境因素
风向: 严重污染大气的工厂,应该在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口地带,或者在主导风向的垂直两侧选择厂址,季风区布置在当地最小风频的风向的上风地带
水源: 有废水排放的工厂应布局在远离水源地或远离河流上游区;自来水厂布局在居民区...
[ 查看全文 ]
高考文综知识点总结:工业区位因素分析的相关文章
高考文综考点: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高考文综考点: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一、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1. 自然因素
地形: 由地图判读出:地形为平原或三角洲,或地势低平或地形平坦开阔
数量: 地广人稀土地广阔,土地租金低
气候: 由地图判读出:是×气候,(雨热同期、光热水组合好,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水源: 临近水源(河流或冰川融水区),水源充足,灌溉便利
土壤: 是×土壤,土壤肥沃深厚或土壤较肥沃
2. 人文因素
市场: 该地区人口稠密或...[ 查看全文 ]
高考文综复习指导:考场技巧
高考文综复习指导:考场技巧
1.明确目标,确立必胜的信念。
高考的成功,就是把自己的水平发挥到及至。作为国家选拔考试,试题的难易对每一位考生来说并不重要。因为题目难了,分数线就降了;题目容易了分数线就上升了。那么把自己能做对做好的习题都做对,完美的展现自己,这就是成功。我们应该很明确自己的实力与目标。比如一模时,我的成绩是180分,那么高考得到200到210分就是最大的成功了。有得必有失,许多同学...[ 查看全文 ]
2015高考历史答题模板
2015高考历史答题模板
1、历史背景=(国内 国际)(经济 政治 文化 ……)
⑴经济背景=生产力 生产关系 经济结构 经济格局 ……
⑵政治背景=政局 制度 体制 政策 阶级 民族 外交 军事 ……
⑶文化背景=思想、宗教 科技 教育 ……
2、历史条件:与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侧重于有利因素
3、原因广度:原因=主观(内因) 客观(外因)
⑴主观原因:事件发起、参与者内在经济、政治、思想诸方面...[ 查看全文 ]
高考历史选择题答题技巧
高考历史选择题答题技巧
选择题知识覆盖面广、题量多的特点,要求考生要踏实、牢固、全面地掌握所学基础知识。同时要培养概括、分析、评价等能力,提高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识问题的水平。这是做好选择题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在具备这些前提条件之后,再辅之以一定的技巧和方法,才能真正答好选择题。
(一)审题方法
能否认真审题,是做好选择题的关键。随着命题技术的进步,选择题的立体感和动态迁移感愈来愈强...[ 查看全文 ]
2015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
2015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
1、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的历史沿革:
一、原始社会(二三百万年前——公元前21世纪)
过渡时期(皇帝尧舜禹时期大约4000——5000年前)
二、奴隶社会(公元前21世纪——春秋时期公元前476年)
三、封建社会(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鸦片战争1840年)
四、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年——1949年)
五、过渡时期(新民主主义社会)(1949...[ 查看全文 ]
高考文综命题特点
高考文综命题特点
“文综”重在考查学生应用中所学的政治、历史、地理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考试以单学科内部的综合为主,多学科综合为次。纵观近三年来高考命题趋势,归纳起来文综试题有三大特点:
1、从命题情境来看,试题多从现实材料入手,创造新的命题情境,洋溢着浓厚的时代气息。
2、从命题的立意看,突出能力立意,注重知识的综合应用。试题不拘泥于具体的知识点,而是内容...[ 查看全文 ]
2015江苏高考政治有29个考点发生变化
2015江苏高考政治有29个考点发生变化
政治:考点变化有29个
市一中高三政治教师孙雪:
明年政治学科考点变化29个,是近几年来变化最大的一次。具体体现在:《经济生活》模块考点新增1个、变动7个、删除2个;《政治生活》模块考点新2个、变动3个、删除2个;《文化生活》模块考点新增2个、变动5个、删除3个;《哲学生活》模块删除2个考点。考点的变化主要是基于教材的重新修订,同时,部分变化考点的表述更加...[ 查看全文 ]
2015江苏高考地理大纲解析
2015江苏高考地理大纲解析
地理内容略增,典型题示例变化大
解读人:黄艳(高级教师)
【变化】命题指导思想和考试内容及要求变化不大,有一些增加,表述上更精练,要求更明确,典型题示例变化大。具体如下:
1、命题指导思想的表述中,“体现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前面增加“充分”两字,在“地理科考试的命题坚持以能力立意为主导”的中间增加了一句话“依据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选修科目)说明”;
...[ 查看全文 ]
2015江苏高考政治大纲解析
2015江苏高考政治大纲解析
政治考点变化大,时代性和实践性强
解读人:陆晓东(高级教师)
【变化】与2014年相比,2015年高考政治考试说明中考点变化近30个,是近几年来变化最大的一年。
新增的考点:《政治生活》中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和“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以及“哲学与时代精神”。
变化的考点:
《经济生活》:“信用工具”改为“结算方式”;“公有制为主体”改为“公有制及其主...[ 查看全文 ]
2015江苏高考历史大纲解析及备考建议
2015江苏高考历史大纲解析及备考建议
历史新增美苏“冷战”及其影响
解读人:尚祚祥(历史教研组长)
【变化】对命题指导思想、个别知识点的考查要求与表述作了细微的调整。具体表现:
命题指导思想部分只是在去年基础上增加了一句“命题将遵循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则”;
具体考点部分:新增一处即美苏“冷战”及其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删除一处即“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