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相关文章 2015河南省周口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的相关文章推荐
2015河南省周口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
留学群高考频道为您提供最及时的资讯,下面的2015河南省周口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2015河南省周口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山水诗考略
①中国古典山水诗究竟于何时?近人范文澜说:“写作山水诗起自东晋初庾阐诸人。”这话不无根据,写作山水诗形成一种潮流、一种时尚,的确是在东晋时期,《兰亭集》就是一个突出的例证。
②东晋出现大量的山水诗,主要是纷乱的国情使然。东迁的文士几乎都有“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的慨叹,加上受政治暴力和军事暴力的迫害,失落感愈愈沉重。从清丽无比的江南山水风物中寻求抚慰和解脱,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于是流连山水,写作山水诗便相因成习,以至蔚然成风。另外,在新的哲学思潮如玄学的冲击下,汉朝以“罢黜百家,独尊孔子”的思想控制日趋软弱松弛,于是出现“越名教而任自然”(嵇康)、“法自然而为化”(阮籍)之类的主张。“自然”指宇宙自然规律,岿然不动的山和变动不居的水,则最充分、最完美地体现了这种规律,也就成了师法的对象,成了精神力量不竭的泉。
③孔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所谓“知者”,就是智慧之人;“仁者”则是仁义之人。为什么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朱熹的解释是:“知者达于事...
[ 查看全文 ]
2015河南省周口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的相关文章
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计划
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计划
要有综合,要做套题;要抓重点,提高运用知识的各种能力;要针对难点薄弱点,及时查漏补缺,扩大得分点。
(一)查漏补缺,强化提高,培养考试能力
1、要在平日的练习或模拟测试中及时发现知识、能力点上的弱点和缺失,并把它作为复习和训练的重点加以突破。
2 本轮复习以做适量练习为重点,在练习中复习第一轮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练习分两种,一是围绕〈〈考试说明〉〉作些专题练习,二是综合...[ 查看全文 ]
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资料:玉渊潭的槐花
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资料:玉渊潭的槐花
玉渊潭的槐花
汪曾祺
玉渊潭的槐花盛开,像下了一场大雪,白得耀眼。
来了放蜂的人。蜂箱都放好了,他的“家”也安顿了。一个刷了涂料的很厚的黑色的帆布篷子。里面打了两道土堰,上面架起几块木板,是床。床上一卷铺盖。地上排着油瓶、酱油瓶、醋瓶。一个白铁桶里已经有多半桶蜜。外面一个蜂窝煤炉子上坐着锅。一个女人在案板上切青蒜。锅开了,她往锅里下了一把干切面。不大会儿,面熟...[ 查看全文 ]
高考答题技巧:语文
高考答题技巧:语文
做题总原则:一分钟拿一分,150分。选择题稍快点,提前5分钟左右。
首先,做一次深呼吸,然后告诫自己:"欲速则不达";尽可能在试卷上将自己思考的痕迹写下;相信自己的第一印象;绝对不轻易留下空白;切记"整洁、美观、有效"的原则; 然后拿起笔,进入到第一卷客观题的选择阶段: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字音辨析题】 答题技巧:常见字注...[ 查看全文 ]
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通假字
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通假字
案:同“按”;审察,察看。动词。“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罢:通“疲”;疲劳。形容词。“罢夫赢老易于而咬其骨。”
颁:通“班”;“斑”;头发花白。形容词。“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板:同“版”;字版。名词。“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暴:“同曝”晒。动词。“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暴:同“曝”暴露,显露。动词。“思厥先祖父,暴霜露,”
暴...[ 查看全文 ]
高考语文复习提纲
高考语文复习提纲
一、字音:
(1)多音字:记少不记多
(2)形声字
(3)形似字
二、成语:
(1)望文生义
(2)对象误用
(3)轻重失度
(4)褒贬误用
(5)功能混乱
(6)谦敬错位
(7)逻辑相悖
(8)语义重复
(9)形近混淆
三、病句:
(1)语序不当:
1、层定语语序不当
2、多层状语语序不当
3、分句语序不当
4、主语与关联词语或并列5...[ 查看全文 ]
高考语文复习知识点:成语
高考语文复习知识点:成语
1.蓊蓊郁郁:多形容草木蓬勃茂盛的样子。
2.混混沌沌:迷糊不清的样子,模糊一片,不分明。
3.急不暇择:在紧急的情况下来不及选择。
4.二三其德:形容三心二意。
5.载笑载言:边笑边说话。
6.信誓旦旦:信誓:表示诚意的誓言:旦旦:诚恳的样子。誓言说得真实可信。
7.夙兴夜寐:早起晚睡。形容勤奋。
8.杨柳依依:古人送行,折柳相赠,表示依依惜别。比喻...[ 查看全文 ]
2015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成语误用
2015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成语误用
1、黑色的高三漫不经心地就来了。
漫:随便。指人对事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
2、外援和主教练在转会费和出场费等问题上意见不合,终于瑟瑟失调,不得不分手。
比喻夫妇不和。不能用于其他人物关系。
3、今夏洪水肆虐,淹没无数的城镇和大片的良田,是可忍孰不可忍,我们必须精诚团结,战胜洪魔。
指对人的重大罪行不可容忍,极度愤慨。不能用于对自然灾害等。
...[ 查看全文 ]
2015高考复习计划:语文
2015高考复习计划:语文
语文学习,重在平时的积累和领悟。从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学生遇到的最大问题在写作上:作文素材积累了不少,但写作时仍然无从下笔;“不能准确提取阅读材料的有效信息”次之;“对语音、词汇等基础知识不能准确识记”也占很大的比例。针对此,高考专家给出的建议是:在第一轮的复习中,要注意全面阅读教材,对语文基础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纳,查漏补缺,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彻底扫除知识结构中理解上的...[ 查看全文 ]
2015高考语文备考攻略
2015高考语文备考攻略
2015四川语文高考备考攻略
高度重视探究能力的培养。探究题的范围在扩大,方式再创新。重拓展,重在对文本的价值、精神、作品背景和意图作探讨,因此要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学科思维、科学素质和人文素养的培养。
作文:①加强立意能力的培养,多关注时政新闻与社会热点,作文要突出积极的、具有正能量的现实意义;②注意除了对学生文笔技巧,应重视结构布局能力的培养;③加强思辨能力的训练。
...[ 查看全文 ]
2015高考:怎样提高语文成绩
2015高考:怎样提高语文成绩
一、一个观念与两种能力
(一)转变一个观念
不要总认为语文是文科,认为语文成绩不易提高,认为语文高考不拉分。这其中关键是不要像学初中语文那样学高中语文,把这个道理弄清楚了,高考语文成绩才真正能提高。这意味着,第一,学习语文不能靠“死记硬背”,不是靠掌握那些程式化、固定的答题套路、模板,对有关古诗鉴赏、现代文、古文阅读和作文试题尤其如此。
(二)具备两种能...[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