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科举制度的认识
下面是留学群整理的对科举制度的认识,欢迎参考。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极其深远的制度,观察隋唐科举制以前的历史和科举制实施以后的历史,存在若干分水岭。以科举制度为脉络,可以贴近中国大历史的发展线索。 科举制是大国政府历经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约700年历史分合探索实践的结果,科举制的建立实质上在一个前现代的国家完成了科层制官僚机构的建设,同样的事情英国是工业革命以后才建立了类似的文官制度。 一、人才选拔方式大变革 三顾茅庐、萧何月下追韩信、姜太公钓鱼、楚才晋用、穆公求贤、王猛与前秦苻坚一边摸虱子一边谈天下等传奇的君主礼贤下士的故事从此成为绝响,读书人们逐渐成为禄蠹,而不是独立精神和自由人格的士人。在科举制下,连升三级的张好古属于官僚腐败的典型,古代一举登坛拜相的事情成为绝响。 好处是社会垂直流动渠道形成,举孝廉、察举制等容易走不正之风的制度从此抛弃,寒门弟子取得了读书获取功名的机会。中国社会由此进入统一期、稳定期,世袭贵族阶层风光不再。 二、尚武精神不再 汉民族在秦汉唐时代其实是非常尚武的,打匈奴、突厥都不在话下。在科举制度之前前,立军功是寒门弟子唯一可以通向社会上层的通道,因此尚武是民族的精神。 科举制度之后,整个民族变成尚文不尚武了,加之君主专制政权对武将... [ 查看全文 ]对科举制度的认识的相关文章
正在提交表单,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