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南京第三高中招生说明会将于5月10日举行的相关文章
2015安徽中招咨询时间:6月28日-7月10日
2015安徽中招咨询时间:6月28日-7月10日
中招志愿怎么填?录取最快什么时候结束?准考生们,快储备一些问题来网上咨询求解答吧。留学群记者日前从省教育厅了解到,为让广大考生和家长更全面、准确、及时地了解各市的中考和中招政策,合理填报志愿,确保中考和中招工作公正、公平、公开,省教育厅即将开启2015年度安徽省中考和中招工作网上咨询活动。
咨询周活动的时间后期将公布,此期间内考生可登录安徽教育...[ 查看全文 ]
六安2015普通高中招生批次有所变化
六安2015普通高中招生批次有所变化
5. 普通高中招生批次有所调整。
今年录取批次依次为:提前批次招生;第一批次,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及六安一中东校区、六安二中西校区招生;第二批次,市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民办普通高中招生。往年市级示范高中录取批次与民办普高和一般普高批次进行了合并,同时各批次没有了择校生录取环节。
中考频道推荐访问:
2015六安中考资讯频道
六安2015中考、中招政策...[ 查看全文 ]
2015六安普通高中不再招收择校生
2015六安普通高中不再招收择校生
4. 普通高中不再招收择校生。
教育部等七部委《关于2012年治理教育乱收费规范教育收费工作的实施意见》(教办〔2012〕4号)中提出,在3年内取消公办普通高中招收择校生。按照教育部统一部署和要求,省教育厅文件规定:“自2015年秋季开学起,各地要取消‘三限’政策,停止招收择校生。”因此,我市今年不再下达普通高中择校生计划。
中...[ 查看全文 ]
六安2015中考、中招政策出台
六安2015中考、中招政策出台
一、今年中考、中招的几点变化
2015年全市中考、中招与去年相比,主要有如下不同和变化。
1. 中考总分略有增加。
今年体育考试增加10分,中考总分由去年的805分增至815分(文化课750分、体育考试50分、理化实验操作考试15分)。
2. 网上阅卷进一步扩大范围。
金安区、裕安区、叶集试验区继续实行三区网上联合阅卷,同时,鼓励其他县、区实行网上阅...[ 查看全文 ]
2015威海荣成高中自主招生计划:250人
2015威海荣成高中自主招生计划:250人
今日,为期三天的2015年普通高中自主招生考试首先在市第五中学开考。今年荣成各所高中共招收250名自主招生考生。
根据市教育局下发的《荣成市2015年普通高中自主招生工作的实施意见》,今年普通高中计划自主招生的250人中,五中特色班共招收体育生40人(体育普通生),单独设置1个班;招收美术生80人,单独设置两个班。而体育高水平、音乐专业具体招生数额由各高...[ 查看全文 ]
2015南京中考:5所名校统招生面向全市招生
2015南京中考:5所名校统招生面向全市招生
从2015年起,南京外国语学校(部分计划)、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金陵中学、第一中学、中华中学等5所市属普通高中统招生面向全市招生;江浦高级中学、江宁高级中学、六合高级中学、溧水高级中学、高淳高级中学等5所区属普通高中统招生面向本区和原市区招生。到2018年,所有普通高中统招生面向全市招生。近日,《南京市2015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工作意见》出台,公布了...[ 查看全文 ]
2015济南择校生指标全部纳入统招生计划
2015济南择校生指标全部纳入统招生计划
今年济南中考有一个重要变化,全市公办普通高中学校不再招收择校生,此前的择校计划全部纳入统招生计划。
原择校计划
全部纳入统招生计划
据介绍,因为高考提前一天结束,今年济南中考时间调整为6月11日至13日,比往年提前一天。
济南市教育局副局长王品木介绍,今年济南中考的一个重要变化,是全市公办普通高中学校不再招收择校生,此前的择校计划全部纳入今年统招生计划。对...[ 查看全文 ]
济南有附属初中的高中可招5%“直升定向生”
济南有附属初中的高中可招5%“直升定向生”
有附属初中的高中
可招不超5%“直升生”
今年济南中考招生还作了“两项探索”,其中之一是探索特色学校自主招生办法,根据济南艺术学校高中部的办学定位,允许济南艺术学校高中部2015年根据自身办学特色与考生实际自主确定录取方法。具体要求详见学校网站信息。
同时,还探索“直升定向生”,吸引了不少考生家长关注。所谓“直升定向生”,是为积极推进普通高中...[ 查看全文 ]
北京中考招生政策:“名额分配”比例提高到40%
北京中考招生政策:“名额分配”比例提高到40%
今年,北京继续开展优质高中部分招生计划分配到初中校工作,“名额分配”比例提高到40%左右,力求优质高中名额更加普惠。
今天,北京市教委、市教育考试中心共同发布《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2015年高级中等学校考试招生工作的意见》。
教育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北京市初三毕业生预计9.1万人,比去年增加1600人。其中北京市户籍7.2万人,非北京市户籍应...[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