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招生12年 改革仍在继续
自主招生12年 改革仍在继续 2015年度高考已经落下帷幕。人们清楚地注意到,从12年前自主招生破冰以来,种种变化逐步贯穿考试到录取的各个环节。一张高考的题卷,事实上已成为一张改革的答卷,折射的则是人们对教育公平、公正的期盼。 变化一:自主招生破茧前行 2003年,自主招生在全国22所高校“破冰”,学生在通过高校自主招生笔试面试,且全国统考成绩达到生源所在地确定的与试点学校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后,即可享受相应高考降分政策。 今年,自主招生再迎变革:试点高校自主招生将一律安排在全国统考结束后、成绩公布前进行,且不得采取联考方式,提高中西部地区和人口大省录取率等。根据教育部公布的名单,今年共有102所高校具有自主招生资格,其中面向全国的有89所(含学院、分校),比往年新增16所。 自主招生的推行,结束了此前高校只能在每年同一时间招考的历史,高招制度也向着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方向迈出重要步伐。但同时也伴随争议,各联盟间的“生源战”“掐尖战”给学生增负,同时还有选拔欠科学等质疑。 点评: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人们期待自主招生打破“一考定终身”现状,也需要给这一制度的完善提供空间。“出现‘掐尖’、招生不科学等不仅不能叫停自主招生,反而说明应尽快改革行政主导下的计划体制,完善招考程... [ 查看全文 ]自主招生12年 改革仍在继续的相关文章
专题推荐: